[实用新型]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双布的车库顶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5857.X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逵;姜斌;刘坤;胡杭;许银凤;王健涛;高清涛;李春雨;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C5/10;E04B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预应力 钢筋 车库 顶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结构领域,具体为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双布的车库顶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车库一般作为人防工程,既要求有大的空间结构,又需要控制经济成本。但在地下车库施工中,采用较多的是常规钢筋混凝土现浇,由于地下空间跨度较大,必须加大现浇顶板的厚度,并且增加配筋,提高其支撑强度。但是,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使得建造成本显著增加。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地上大跨度结构施工中,对预制梁预应力筋进行预应力张拉,提高其抗挠强度,能够改变其力学性能。可以考虑将这一施工方法引入地下车库施工中,从而解决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双布的车库顶板,满足地下大空间结构的使用需要。
具体解决方案为: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双布的车库顶板,包括现浇梁板钢筋混凝土,还包括置于所述现浇梁板钢筋混凝土中的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所述预应力钢筋包括位于人防区顶板设置的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和位于非人防区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
进一步,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根据情况不同,采用单端张拉和双端张拉两种形式,张拉端根据构件部位,分别采用外露和不外露方式。
进一步,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张拉端采用单孔夹片锚,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张拉端采用多孔夹片群锚,固定端固定端均采用单束挤压锚。
进一步,单孔夹片锚包括单孔锚锚具、承压板、螺旋筋;所述多孔夹片锚包括多孔锚锚具、喇叭口螺旋筋;所述单束挤压锚,由挤压锚具、锚板、螺旋筋组成,挤压锚包括挤压套筒和内衬套,采用挤压机制作。
进一步,预应力钢筋最低点设置在板底钢筋上部,最高点无粘结预应力筋应跨过梁顶层钢筋的上部。
进一步,在预应力钢筋固定端设置一个可作灌浆孔的排气孔,对于跨度较长应在跨中处设置排气孔,并缠裹有海绵及胶带。
进一步,预应力钢筋为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直径15.2mm,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1860 N/mm2。
进一步,现浇梁板钢筋混凝土中设置有供有粘结预应力钢筋穿过的金属螺旋波纹管,管与管之间的接头长度不小于25cm。
进一步,金属螺旋波纹管的端部设置有喇叭管,喇叭管安装在顶板上层钢筋上,并用胶带将金属螺旋波纹管与喇叭管的连接处缠绕密封。
有益效果:减少地下车库顶板的钢筋混凝土用量,提高车库结构的跨度和安全性,为满足车库和人防需要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车库顶板预应力钢筋布置图;
图中,1-现浇混凝土中的钢筋;2-金属螺旋波纹管;3-有粘结预应力钢筋固定端;4-有粘结预应力张拉端;5-喇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地下车库地下一层顶板中采用预应力技术,结构平面标准跨度为8.4米,其中人防区顶板采用有粘结预应力技术,板厚450mm,非人防区顶板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板厚420mm。配筋分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两种配筋方式,本层有粘结配筋为4根一组,无粘结配筋为1根一组。按照图纸根数或间距布置,人防区顶板预应力筋柱上板带间距480mm,跨中板带间距800mm,按照自然曲线布置,最低点放置在板底铁(板底层钢筋)上部,最高点穿过暗梁贴暗梁上铁(梁上层钢筋);非人防区顶板预应力筋柱上板带间距128mm(局部165mm),跨中板带间距200mm(局部250mm)。按照自然曲线布置,最低点放置在板底铁上部,最高点跨过梁上铁。
预应力筋最低点设置在板底铁上部,最高点无粘结预应力筋按照图纸要求应跨过梁上铁上部,以保证高差最大化。
采用一端张拉的有粘结预应力筋,在混凝土浇筑完之后,锚固端挤压锚已经被打入混凝土中,所以预应力筋无法拉动。为避免出现漏浆现象,波纹管接头的搭接长度必须保证25CM以上长度,并用海绵及胶带仔细缠裹;
为保证灌浆的质量,应在设置灌浆孔和排气孔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在打混凝土时不出现漏浆现象。具体措施如下:在支座处(锚固端)设置一个排气孔(并可作灌浆孔使用),对于跨度较长应在跨中处设置排气孔,并用海绵及胶带仔细缠裹。露出梁面的排气管端头用胶带仔细缠裹好,防止工人将异物放入排气管内造成堵塞影响灌浆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5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角度可调的马登
- 下一篇:一种快速拼装式H型轻质内隔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