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联驱动纯电动中型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8671.X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康团结;安学峰;陈啸;董廷;杜卫彬;李春;李中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B62D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程东辉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电动 中型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联驱动纯电动中型客车。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能源的逐渐使用殆尽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以汽油和柴油为能源的传统汽车将无法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以其不使用石油和零排放的特点,使得各国的汽车厂商的作为重点进行研发。随着我国的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使得汽车在城市运行时的状况是频繁启停,车速不高,传统动力的汽车在这在停止的状态下仍然消耗能源,造成浪费,而纯电动汽车在停止时不消耗电量,在制动过程中还可以把电动机自动转换成发电机,充分利用制动减速时的能量,显然纯电动汽车更加适应这种工况。在目前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纯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在不久的将来纯电动汽车的经济性也将远优于传统汽车。同时国家的政策也在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这些趋势使得纯电动汽车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目前的纯电动汽车还存在续驶里程不足,充电时间过长,对于电池的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阻碍着纯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适应目前的客车的市场要求,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直联驱动纯电动中型客车,其合理利用纯电动客车的空间,尽可能多的在车体上安装动力电池,并配备高压充电口,以提高纯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缩短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联驱动纯电动中型客车,包括由上部的车身和下部的车架构成的车体、装于该车体上的前桥和后桥、装于所述前桥(2)两端的前轮、装于所述后桥两端的后轮、用于驱动所述前轮或后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的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共有四箱,这四箱动力电池全部吊装在所述车架下面,该客车上的所有高压附件均布置在所述后桥的后方。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驱动电机为直联式后置后驱电机。
所述四箱动力电池的电池总容量为62Kwh。
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后桥后方的电动打气泵。
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位于所述前桥后方的电动转向泵。
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便于对所述高压附件进行检修的检修门。
在所述车体的左侧、于所述后桥的后方设置有高压充电口,且车体上安装有能够遮挡所述高压充电口的翻门。
所述车体的车身部分和车架部分均采用三层防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客车合理利用了车体的空间,一共设置了四箱动力电池,从而使得动力电池总容量达到62Kwh,大大提高了纯电动客车的续航里程,使客车续驶里程达到175公里左右。同时将客车上具有相对较高危险性的高压附件布置在车体的尾部,并在车体尾部设置检修门,既提高了整车的安全性,又方便对车内部件进行检修。
2、所述车体的右侧设置有高压充电口,使得所述四箱动力电池的充电时间大大缩短,充满仅需3-6个小时。
3、高压电池吊装在车架下面,让整车大梁车架能对高压电池形成很好的保护,最大限度地防止因车辆追尾、刮蹭引起的电池挤压损坏,挤压起火。
4、构成车体的车身和车架部分均采用三层防火设计,即便电池发生燃烧,车内乘客也有充足的时间逃生。
5、本实用新型这种中型客车既使用了电动的驱动方式,又保证了客车的动力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兼顾了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直联驱动纯电动中型客车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这种直联驱动纯电动中型客车的仰视图;
其中:1-车体,2-前桥,3-后桥,4-前轮,5-后轮,6-检修门,7-高压充电口,8-动力电池,9-电动打气泵,10-电瓶仓,11-电动转向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这种直联驱动纯电动中型客车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中心客车包括车体1、装于该车体上的前桥2和后桥3、装于所述前桥两端的前轮4、装于所述后桥两端的后轮5、用于驱动所述前轮或后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为所述驱动电机提供电能的动力电池8。所述车体1由上部的车身和下部的车架构成。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所述动力电池8共有四箱,且这四箱动力电池全部吊装在所述车架下面。该客车上的所有高压附件(包括高压模块)均布置在后桥3的后方(也即车体1的尾部),并且在车体1的尾部设置有检修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86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瞬时工闲间歇式机动车驱动理论及其实施方案
- 下一篇:一种汽车通用遮阳防晒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