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擦片热压模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09305.6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5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九;周志明;刘成龙;王军军;赵勇;王丹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29C43/36;B29C43/52;B29L3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5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 热压 | ||
1.一种摩擦片热压模框,包括块状的本体(1),在本体(1)上开有至少两个相平行的加热孔(1a),所述加热孔(1a)贯通本体(1)的左右端面,在相邻的加热孔(1a)之间开有一排热压孔(1b),所述热压孔(1b)贯通本体(1)的上下端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1)的两端开有向下凹陷的台阶面(1c),所述台阶面(1c)位于外端的加热孔(1a)之外,并且所述加热孔(1a)和热压孔(1b)在两台阶面(1c)之间的凸起部上均匀分布,在两台阶面(1c)之间的凸起部两端均开有“U”形的导向槽(1d),所述导向槽(1d)的敞口朝向台阶面(1c)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片热压模框,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所述台阶面(1c)的外端开有左右并排的两个“U”形安装槽(1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擦片热压模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孔(1a)有7个,所述热压孔(1b)有6排、每排热压孔(1b)有2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093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机
- 下一篇:榨油机加速送渣螺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