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汽车炭罐的排气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18739.2 | 申请日: | 2015-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华益新;严鹏;陈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2M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傅永霄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汽车 排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炭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回收排气系统废热,以提高炭罐脱附气体温度,来改善炭罐脱附性能的排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的排放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其中作为汽车排放性能重要指标之一的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控制,也越发受到挑战。
在当前的汽车行业中,大体上都是使用炭罐作为燃油蒸发污染物的控制装置。其主要具有在油箱挥发过程中吸附油蒸汽,以及在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利用发动机进气负压使得活性炭内部的油蒸汽脱附等两大功能。为此,吸附能力和脱附能力自然就成为其重要的性能指标。
另外,每当夏季高温时,在地下停车场等封闭场合,经常可以闻到浓烈的汽油味。这一方面来自于车辆的尾气排放;另一方面,则由于夏季高温,车辆油箱内的汽油挥发加快,一旦停车时间过长而行驶距离相对较短时,则油箱炭罐容易饱合。这样,多余的油蒸汽就会溢出到大气中,产生污染。
从国标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可以看出,该国标不仅关注炭罐本身的最大容量,而且还关注经过多次吸附/脱附之后的有效容积,也就是对炭罐油蒸汽残余量的考察。
为了使得炭罐不至于过快的饱合,并且减小油蒸汽的残余量。希望能够尽可能的提高炭罐的脱附效率。从相关的文献中获知,温度对于炭罐的脱附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SAE论文及相应的专利中就有人偿试通过电热丝加热炭罐底板和进气温度的方式来提高脱附的效率和能力。然而,这种方式由于加热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量,而电能又直接来自于发动机动力,会间接的影响油耗,所以目前并没有得到大量的使用和推广。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碳罐加热方式,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碳罐的排气余热回收系统,通过利用回收排气系统废气余热的方式,加热炭罐的进气温度,实现保证炭罐脱附时的工作温度,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又可以节省能源,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动未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汽车炭罐的排气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余热回收模块、温控模块以及控制阀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穿过所述余热回收模块,从所述第一管路通过的气体被所述余热回收模块利用来自排气系统的废热加热后进入到所述控制阀单元;所述第二管路引入外界环境常温气体进入到所述控制阀单元;所述温控模块控制所述控制阀单元的运行,调节来自所述第二管路的常温气体和来自所述第一管路的加热气体的流量大小,使得进入到所述控制阀单元内的两路气体混合后,从所述第三管路输出到汽车碳罐内的混合气体的温度处于预定值范围。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温控模块包括温度控制单元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管路上的第一、第二、第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温度控制单元接收来自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混合气体温度,并与炭罐脱附过程中所需的理想工作温度进行比对,同时接收来自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气体温度值,经相应的内部算法计算后向控制阀单元发送相应的调控指令。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余热回收模块包括热交换器,用以进行所述第一管路内的气体和车辆排气管热废气之间的热交换。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温控模块与发动机控制模块(ECM)通过总线相连,只有当发动机油蒸汽管路阀门开启时,温控模块才进行工作。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温控模块集成于发动机控制模块(ECM)上。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控制阀单元包括三通可调式电磁阀,其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控制阀单元包括两个可调式电磁阀及一个三通接头,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管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可调式电磁阀与所述三通接头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三接口连接在所述第三管路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适用于汽车碳罐的排气余热回收系统,其余热回收模块,通过利用回收排气系统经过三元催化后废气的多余热量,来加热炭罐脱附时的进气,使得进入炭罐的混合气体的温度,处于预定的温度范围,进而使得碳罐在一个理想的温度状态下进行工作,从而能够实现提高炭罐脱附的效率,减少脱附后油蒸汽在炭罐内的残余量,起到既环保又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一种适用于汽车碳罐的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18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石棉过滤排烟管
- 下一篇:一种降低尾气排放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