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管捆绑机中的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3769.0 | 申请日: | 2015-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73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松涛 |
主分类号: | B65B27/10 | 分类号: | B65B27/10;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捆绑 中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制造行业送料装置,特别是一种钢管捆绑机中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管线管全自动打捆过程中,通过四个电磁吸盘运送每层对齐的钢管,钢管长度6至12米,为解决四个电磁吸盘上升下降的同步问题,需要设计一种多组齿轮齿条传动同步起升装置。具体地说,由于钢管较长,需采用多组起吊方案,以往采用多组卷扬机构,多个减速机、电动机、卷筒组、制动器等,成本高,相互距离远,同步性不好,运转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吊点不等高的现象,对于直径大小不同且每层个数不同的钢管组合,采用普通吊具、夹钳均不适用本工艺要求,为解决吊具及起吊同步问题,亟待设计一种多组齿轮齿条传动同步起升装置,上升、下降靠齿轮齿条提供动力,吊具采用电磁吸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吊具难以适应钢管捆绑机中钢管输送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研究人员主要解决了起吊钢管大重量时保证同步起升的问题,同时利用一拖N的方法,节省起吊的动力源零件,简化零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
一种钢管捆绑机中的送料装置,包括横向送料机构和纵向送料机构,所述横向送料机构包括横向送料小车,所述纵向送料机构安装在横向送料小车上,包括至少两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底部的钢管抓取构件、带动各组升降架共同移动传动轴组、和在该传动轴组的输入端安装的动力源,所述传动轴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两端与升降架相连接的联轴器和/或万向轴连接器。
优选的,所述升降架自外向内一次包括导向柱外套、定位滑块和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为H型,所述导向柱与导向柱外套间为齿轮齿条配合。在所述H型的导向柱的横梁两侧设有齿条,且在与该两侧齿条传动的齿轮间安装有使其同步转动的传动构件。
优选的,所述钢管抓取构件包括电磁吸盘、与该电磁吸盘相连接的电回路,所述电回路上还连接有控制电磁吸盘的继电器及触发该继电器工作的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安装在所述抓取机构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与钢管抓取构件间为销配合,且其中一方的销孔为50~100mm的长孔。
优选的,每两组升降架间的距离为2400~3800mm。
优选的,所述横向送料小车上还安装有定位编码器。
优选的,所述定位滑块由硬铜材质滑块制成,对所述H型的导向柱的侧边定位。
优选的,所述电磁吸盘的电磁铁的型号为MW42-8080L/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整体仅采用一套电动机、减速机、制动器、卷筒组,就可以实现机械式同步上升下降,其特点为成本较低、同步性好、安全可靠;
(2).导向柱定位准确,当上下移动时,与硬铜滑块摩擦,受导向柱外套约束,只能上下移动,不能前后、左右摇摆;
(3).长孔销孔的缓冲设计,避免了导向柱与电磁吸盘对钢管产生挤压、变形;
(4).可采用多组升降架,通过控制升降架间的距离,与万向轴联轴器15或联轴器15的结合,多组升降架又可组合成多个钢管的存放工位,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他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管线管打捆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管线管打捆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管线管打捆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组齿轮齿条传动同步起升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组齿轮齿条传动同步起升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组齿轮齿条传动同步起升装置的右视图;
图中数字编号所对应的零部件或部位名称如下:
图中各部件名称:1、横向送料小车;2、横向送料小车支架;3、原料定位台架;4、电气系统;5、5’下层小车;6、6’打捆机;7、7’电磁终点定位装置;8、定位编码器;11、齿轮;12、电动机;13、制动器;14、减速机;15、联轴器;16、导向柱;17、万向轴;18、电磁吸盘;19、轴承座;20、齿条;21、大齿轮;22、传动轴;23、导向柱外套;24、硬铜滑块;25.长销孔。
A一号工位;B二号工位。
为视图表达清晰,图1至图4中同采用不同位置进行打断省略表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松涛,未经陈松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3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