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纯电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38637.7 | 申请日: | 2015-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06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袁一卿;涂乐平;张寅;伍国强;何祥延;张秋雨;刘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德拉特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2 | 分类号: | B60K1/02;B60K17/08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段新颖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动力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传动系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纯电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在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中,由于电机本身具有调速性能,通常采用单电机与减速器构成电动力总成。这种结构仅能满足在良好路面上行驶的电动车辆。
为了扩大纯电动车辆的适应性,出现了单电机与多挡变速器构成的电动力总成。这种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电动车辆的适应性,但有级的调速仅相对的提高了动力总成的效率,却无法使得动力总成实时调整以使效率最优化。同时,多挡变速器存在换挡动力中断的问题,降低了整车的舒适性。
同时,由于纯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成本高昂,如何提高电动力总成的效率是目前电动车辆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号为CN201310672475.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驱动的多挡位电动力总成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动力总成为横置的纯电动车辆的问题,但对于绝大部分的客车和货车而言,其装配有带差速器的驱动桥,其动力总成应布置为纵置,即动力总成的轴线与驱动桥轴线垂直,而该方案的动力总成的轴线与驱动桥轴线平行,因此不能应用于装配带差速器的驱动桥的电动车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性好、性价比高的用于装配有带差速器的驱动桥的纯电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纯电动车辆的电动力总成,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变速装置;所述变速装置包括变速箱体和设于所述变速箱体内的第一输入轴、对应所述第一输入轴的至少一第一离合传动单元、第二输入轴、对应所述第二输入轴的至少一第二离合传动单元、中间轴和输出轴;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布置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同一侧,所述输出轴布置在所述变速箱体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和所述中间轴均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变速箱体上,且所述第二输入轴平行于所述中间轴,所述第一输入轴布置在所述第二输入轴外侧,并与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轴承同轴转动联接,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设有一个能与所述第一输入轴接合且能与所述第一输入轴分离的输入轴同步器;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经传动部件连接到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经传动部件连接到第二输入轴;
所述第一离合传动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中间轴之间的离合,所述第二离合传动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中间轴之间的离合,所述中间轴通过齿轮啮合传动于所述输出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离合传动单元和一个所述第二离合传动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设有两个所述第一离合传动单元和两个所述第二离合传动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离合传动单元包括一个第一主动齿轮、一个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和一个能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接合且能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分离的第一轴轮同步器;所述第二离合传动单元包括一个第二主动齿轮、一个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和一个能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接合且能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分离的第二轴轮同步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之间具有齿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具有齿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之间具有齿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具有齿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轴上同轴固接有一中间齿轮,所述输出轴上同轴固接有一个输出齿轮,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输入轴的轴线相互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德拉特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德拉特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38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