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自充氧生物滤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81300.4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9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韦彦斐;朱国平;许明海;邱琳;高燕;王付超;张宗霖;杨易帆;裘知;王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环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水 治理 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治理的自充氧生物滤床。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正逐年大幅增加。1999年全国生活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量已居首位,成为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地表水体污染严重,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饮用水安全。一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污水处理厂也因技术和处理成本问题,造成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或出水水质较差,使污染治理设施成为了集中污染源。因此,开发一种工艺简单、维护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优的农村生活污水及城镇尾水深度处理技术显的急为迫切。
传统生物滤床处理技术是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和悬浮物去除过程结合在一起的污水处理工艺,可以降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及氮磷等富营养元素。作为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生物滤床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稳定等优点。但目前生物滤床处理技术主要运用于污水生物二级处理段,其存在以下缺点:①生物滤床内需要强烈曝气,动力损耗较大;②易堵塞需对生物滤床进行反冲洗,操作麻烦且困难;③辅助设施较多,投资运行费用较高,限制了其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传统人工湿地作为生态处理工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城镇尾水深度处理中得到了较为广范的应用。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用土壤和滤石等填料混合组成的填料床,污水在床体的滤料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体系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杂物。目前人工湿地虽经过多次改良,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①人工湿地多采用厌氧方式运行,处理效果不理想;②季节适应性不强,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大部分水生植物枯萎后,处理效率大大下降,出水水质变差;③一般的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较多,其进入人工湿地后,易造成空隙堵塞,且经过长期运行后湿地表层土壤板结,导致堵塞,处理效率下降。
授权公告号为CN200951341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名为“新型生态渗滤床”的生态滤床,包括床体、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设于床体侧面中间部位,出水管设于床体侧面下部,应体内部自下向上依次设隔栅网、填料层、布水装置、流化层和漂浮植物,漂浮植物设置在床体内上部,布水装置设在流化层之上,填料层设置在床体下部,中间布水装置内填充砾石。但该专利滤床内填充的滤料被污水淹没,内部无充氧装置,只能进行厌氧处理,处理效果难以保证;且进水口处及装置内无悬浮物过滤去除装置,易造成堵塞,使系统瘫痪;滤床上部种植漂浮植物,其根系不够发达,无法起到为滤床输氧及净化污水的作用。
申请公布号为CN10187051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强化自然通风脱氮除磷生物滴滤池,包括池体、进水布水管、集水出水管、无动力通风装置、承托层和滤料层,其特征在于滤料层位于滤体内,承托层位于滤料层底部,承托层内布置有集水出水管,进水布水管位于滤料层上方,池体顶部设有无动力通风装置,滤料层自上而下由好氧区、兼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组成。该滴滤池顶部安装了无动力通风装置,使池内形成了好氧、兼氧、缺氧、厌氧,达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但该发明顶部需加盖密闭以便安装通风装置并形成空气对流所需条件,其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建造成本;通风装置采用的是无动力排风机,即将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转变为由下而上垂直的空气流动,以使滤池内的空气与外部进行交换,其受天气影响较大,在无风天时其通风效果有限;滤床池壁上设有通风孔可增加空气流动,孔周边因空气流动可形成好氧装态,但对流有限,空气无法渗透入滤床内部,只有池壁四周一圈能达到好氧装态,中间绝大部分无法达到好氧状态,处理效果有限;滤床布水采用布水管布水,易造成悬浮物堵塞及布水不均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环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环科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81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