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差动变速器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196526.1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4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钟川;钟华;梅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37 | 分类号: | F16H57/037;F16H57/03;F16H57/031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动 变速器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差动变速器外壳。
背景技术
差变速器是由基本型变速器对差动轮系进行封闭而成的一种组合式的变速传动装置,通过选取装置内各不同的传动参数,实现精密调速并扩大基本型变速器的承载能力,或者扩大基本型变速器的调速范围。
目前汽车行业内使用的车用差动变速器,如图2所示,通常由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传动机构C组成。外壳由箱盖B和箱体A组成,两者均为铸造件,在箱盖B上设置有动力输入孔1和动力输出孔2。在汽车差变速器工作时,箱体A和箱盖B都会承受较大的扭矩,但由于动力输入、输出均在箱盖B一侧,因此对箱盖B的强度要求更高,通常会在箱盖B上设置加强筋以提高整体强度。但是,对于某些输出动力要求的差变速总成来说,现有的加强筋无法满足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承受较大扭矩的车用差动变速器外壳,提高其箱盖强度,以保证箱盖在承受较大的扭矩时仍能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差动变速器外壳,包括箱盖和箱体,两者均为铝铸造件,扣合在一起并通过螺栓螺母组件锁紧,在箱盖上设置有动力输入孔和动力输出孔,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动力输出孔为圆心设置有一道环形凸台和一道环形筋,所述环形凸台环绕在动力输出孔外周,环形筋的直径大于环形凸台的直径,以动力输出孔为圆心还设置有呈发散状分布的条形筋,每根条形筋的内侧端连接在环形凸台上,部分条形筋的外侧端延伸到环形筋外,部分条形筋的外侧端与环形筋上设置的定位柱相连,且靠近动力输入孔一侧的条形筋多于远离动力输入孔一侧的条形筋,所述条形筋位于环形筋与环形凸台之间的部分与环形筋、环形凸台共面,位于环形筋外的部分厚度逐渐降低,直至与箱盖齐平。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输入孔外周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定位安装凸台,其中一个定位安装凸台位于动力输入孔和动力输出孔之间,并通过三条连接筋与动力输入孔连接,其余三个定位安装凸台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板与动力输入孔相连,且连接筋与连接板共面。由于动力输入孔和动力输出孔之间的箱盖部分承受的扭矩最大,因此设计时,将此部分的定位安装凸台通过连接筋与动力输入孔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车用差动变速器工作时,动力输入孔与动力输出孔之间的箱盖部分会承受较大的扭矩,而本实用新型在动力输入孔与动力输出孔之间设置由条形筋和环形筋构成的组合加强筋,并限定靠近动力输入孔一侧的条形筋多于远离动力输入孔一侧的条形筋,以增强了箱盖中间部位的强度,在确保箱盖可以承受更大扭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限定条形筋的厚度,使条形筋与环形凸台、环形筋、箱盖外表面之间完美过渡,整体更为协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车用差动变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车用差动变速器外壳,主要由箱盖和箱体组成,两部分扣合在一起并通过六颗螺栓螺母组件10锁紧。箱盖上设置有动力输入孔1用于安装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孔2用于安装动力输出轴。箱盖和箱体均为铝铸造件,质量轻。
以动力输出孔2为圆心设置有一道环形凸台3和一道环形筋4,环形凸台3环绕在动力输出孔2外周,环形筋4的直径大于环形凸台3的直径。以动力输出孔2为圆心还设置有呈发散状分布的条形筋5,每根条形筋5的内侧端连接在环形凸台3上,部分条形筋5的外侧端延伸到环形筋4外,部分条形筋5的外侧端与环形筋4上设置的定位柱9相连。
为了增大箱盖上动力输入孔1和动力输出孔2之间的强度,靠近动力输入孔1一侧的条形筋5多于远离动力输入孔1一侧的条形筋5,即位于动力输入孔1和动力输出孔2之间的条形筋5更密,远离动力输入孔1一侧的条形筋5相对稀疏。对于条形筋5的厚度限定为:条形筋5位于环形筋4与环形凸台3之间的部分与环形筋4、环形凸台3共面,位于环形筋4外的部分厚度逐渐降低,直至与箱盖齐平。
最好是,动力输入孔1外周设置有四个呈圆周均布的定位安装凸台6,其中一个定位安装凸台6位于动力输入孔1和动力输出孔2之间,并通过三条连接筋7与动力输入孔1连接,其余三个定位安装凸台6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连接板8与动力输入孔1相连,且连接筋7与连接板8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196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