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4839.7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华;唐典均;张剑钊;付泽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3/02 | 分类号: | F27B13/02;F27B14/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于 打捞 沉渣 镁合金 熔炉 | ||
1.一种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包括坩埚(1)、炉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1)内设有隔板,用于将坩埚(1)分隔成熔解室(1-1)、保温室(1-2)和给汤室(1-3),炉盖板(2)上设有与坩埚(1)的熔解室(1-1)保温室(1-2)和给汤室(1-3)相通的打渣口(4),熔解室(1-1)、保温室(1-2)和给汤室(1-3)的埚底分别设有沉渣托盘(3),所述各沉渣托盘(3)内设有凹槽,沉渣托盘(3)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吊起的吊装结构(9),熔解室(1-1)内沉渣托盘(3)的长度小于对应打渣口(4)的长度,沉渣托盘(3)的宽度小于对应打渣口(4)的宽度;保温室(1-2)内沉渣托盘(3)的长度小于对应打渣口(4)的长度,沉渣托盘(3)的宽度小于对应打渣口(4)的宽度;给汤室(1-3)内沉渣托盘(3)的长度小于对应打渣口(4)的长度,沉渣托盘(3)的宽度小于对应打渣口(4)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1)内依次设有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用于将坩埚(1)分隔成熔解室(1-1)、保温室(1-2)和给汤室(1-3),所述第一隔板(5)上端与炉盖板(2)之间留有熔汤流通空间,所述第二隔板(6)的上端部设有熔汤通孔(6-1),第二隔板(6)的保温室侧设有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上设有若干过滤孔(7-1),所述保温室(1-2)的上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浮渣隔板(8),所述浮渣隔板(8)的下端面低于第一隔板(5)的上端和第二隔板(6)的熔汤通孔(6-1),形成迷宫式过滤通道;所述熔解室(1-1)上方对应的炉盖板(2)设有第一打渣口(4-1),所述保温室(1-2)上方对应的炉盖板(2)设有第二打渣口(4-2)和第三打渣口(4-3),所述给汤室(1-3)上方对应的炉盖板(2)设有第四打渣口(4-4)和出料口;第一隔板(5)与坩埚(1)端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打渣口(4-1)的宽度,浮渣隔板(8)与第一隔板(5)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打渣口(4-2)的宽度,浮渣隔板(8)与过滤板(7)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打渣口(4-3)的宽度;熔解室(1-1)内设有与第一打渣口(4-1)对应的第一沉渣拖盘(3-1),保温室(1-2)内设有与第二打渣口(4-2)和第三打渣口(4-3)对应的第二沉渣托盘(3-2)和第三沉渣托盘(3-3),给汤室(1-3)内设有与第四打渣口(4-4)对应的第四沉渣拖盘(3-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9)采用吊环或者吊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孔(7-1)的孔径为3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5)的高度为坩埚(1)深度的三分之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渣隔板(8)的高度为坩埚(1)深度的二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6)的熔汤通孔(6-1)位于坩埚(1)深度的三分之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打捞沉渣的镁合金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1)的两内侧壁分别设有用于安装过滤板(7)的凹槽,所述过滤板(7)上端设有吊耳(11),过滤板(7)的两侧与凹槽相配合活动安装在坩埚(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48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手套
- 下一篇:一种涤纶羊毛混纺染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