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7871.0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增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增山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状动脉 旁路 移植 吻合 装置 | ||
1.一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包括第一作用件(1)、第二作用件(9)和变形件(2),所述变形件(2)位于所述第一作用件(1)与第二作用件(9)之间,所述变形件(2)包括两个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件(1)与所述第二作用件(9)相互靠近进而使得所述变形件(2)的所述两个端部外翻变形,将组织夹持在两个端部之间进而实现组织的吻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件(1)包括圆锥形的第一前端;所述第二作用件(9)包括具有斜面的第二前端;所述变形件(2)的所述两个端部之一是第三前端(16),所述第三前端(16)具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一个材料去除结构和被所述至少一个材料去除结构均匀间隔开的可变形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件(1)进一步包括倒截锥形的第一尾端,所述第一前端与所述第一尾端在两者结合处可折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2)进一步包括中间部,所述两个端部的另一个是第三尾端(18),所述中间部和所述第三尾端(18)均具有多个镂空结构(17)。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去除结构是槽或孔,所述可变形体为片状体,所述片状体沿所述变形件(2)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或者沿与所述变形件(2)的中心轴线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件(2)的材质为钛合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作用件(1)可转动连接的中心轴(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用件(1)包括中空结构;所述中心轴(8)包括第四前端,所述第四前端的形状为箭头形,所述第四前端插接于所述中空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前端沿所述中心轴(8)的中心轴线被均匀分割成伸缩结构(20),所述中空结构的末端设有挡片(19),所述挡片(19)的中心设有中心孔。
10.如权利要求1-5、7-9任一项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外鞘(3)、力学装置(4)和力学轴(5);所述力学装置(4)套置于所述外鞘(3)的外壁;所述第二作用件(9)位于所述外鞘(3)与所述力学轴(5)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3)包括对称设置的至少一个窗口;所述力学轴(5)包括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外鞘(3)的所述至少一个窗口分别容纳所述力学轴(5)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所述力学装置(4)包括槽或孔,所述力学轴(5)的所述至少一 个突出部分插接于所述力学装置(4)的所述槽或孔中。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轴(5)进一步包括第五前端,所述第五前端与所述第一作用件(1)的第一尾端相互连接或者一体成形;与所述第一作用件(1)可转动连接的中心轴(8)位于所述力学轴(5)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8)包括第四尾端,所述第四尾端具有外螺纹;所述力学轴(5)进一步包括第五尾端,所述第五尾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互螺纹啮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8)的所述第四尾端具有工具结合结构(11),所述工具结合结构(11)用于与工具相结合。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环柄(6)形成于所述力学装置(4)上。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端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3)的内壁具有阻挡件(10),所述第二作用件(9)包括第二尾端;所述阻挡件(10)用于阻挡所述第二尾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增山,未经马增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78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产用的腹部按压气垫
- 下一篇:一种具有声响反馈装置的外科切割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