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9505.9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戚伟康;李玉友;李金莉;戚伟健;李慧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玲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C02F3/28;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71413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推动 搅拌 组合 净化 | ||
1.一种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包括外壁(1)和设置于外壁中的隔板(2),隔板将外壁的内部空腔分割为依次相邻的第一槽格(3)、第二槽格(4)、第三槽格(5)和第四槽格(6);其特征在于:第一槽格与第二槽格之间隔板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开口(7),第二槽格与第三槽格之间隔板的上方开设有第二开口(8),第三槽格与第四槽格之间隔板的上方开设有第三开口(9);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可将待处理基质同时送入第一槽格和第二槽格中的进料管,第四槽格中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将处理完毕的基质排出的出料管(11);第一槽格与第二槽格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U形管(12),U形管的两开口均朝上且U形管的两侧分别位于第一槽格和第二槽格内,第二槽格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格(3)、第二槽格(4)、第三槽格(5)和第四槽格(6)呈田字格布置,并且四个槽格的宽度、长度和高度均相等,且高度是宽度的4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其特征在于:第二槽格(4)与第三槽格(5)之间的第二开口(8)处设置有倾斜状态的导气板(13),用于对位于第二槽格中的U形管出口排出的气体进行导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格(3)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体循环口(15),第三槽格(5)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体循环口(16);在基质反应的初始阶段,第二气体循环口通过气泵与第一气体循环口相连接,以便将第二槽格和第三槽格中产生的气体送入第一槽格中,增加搅拌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12)的底端距离第一槽格(3)或第二槽格(4)底部的距离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4,U形管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3~1/2,U形管的宽度不超过每个槽格的宽度;U形管的两竖管距离隔板(2)的距离不超过0.2m,U形管的内径不超过0.05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板(13)位于第三槽格(5)中部分的高度,高于导气板位于第二槽格中部分的高度,导气板的倾斜角度为30°~45°;导气板位于第三槽格中部分的长度是整个导气板长度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7)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8,第二开口(8)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2,第三开口(9)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8。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1)由竖管和位于竖管两端的弯头组成,出料管顶端弯头出口的高度满足:不低于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2,不高于整个净化槽高度的3/4;所述出料管的内径介于0.05m~0.2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玲,未经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950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增稠剂添加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高效木质粘胶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