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09505.9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戚伟康;李玉友;李金莉;戚伟健;李慧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玲 |
主分类号: | B01F13/02 | 分类号: | B01F13/02;C02F3/28;C12M1/107;C12M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71413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推动 搅拌 组合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基质净化过程中气体对基质周期性搅拌的组合净化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浓度有机废弃物一般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在处理废弃物的同时,生产沼气。然而,为了保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必须在反应罐中设置搅拌设备,不但增加了构筑物的复杂程度,同时使运行成本增加。严重制约了其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范围。
在污水处理方面,缺少合适的方式,具有简单的结构,并能够达到同时脱氮除磷的效果。更加增加亟需解决的问题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污染物处理系统既能够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物,同时适合去除低浓度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质,使得处理设施的使用范围只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适用面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包括外壁和设置于外壁中的隔板,隔板将外壁的内部空腔分割为依次相邻的第一槽格、第二槽格、第三槽格和第四槽格;其特别之处在于:第一槽格与第二槽格之间隔板的下方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二槽格与第三槽格之间隔板的上方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三槽格与第四槽格之间隔板的上方开设有第三开口;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可将待处理基质同时送入第一槽格和第二槽格中的进料管,第四槽格中上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将处理完毕的基质排出的出料管;第一槽格与第二槽格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U形管,U形管的两开口均朝上且U形管的两侧分别位于第一槽格和第二槽格内,第二槽格的上方设置有气体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所述第一槽格、第二槽格、第三槽格和第四槽格呈田字格布置,并且四个槽格的宽度、长度和高度均相等,且高度是宽度的4倍。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第二槽格与第三槽格之间的第二开口处设置有倾斜状态的导气板,用于对位于第二槽格中的U形管出口排出的气体进行导流。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所述第一槽格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气体循环口,第三槽格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气体循环口;在基质反应的初始阶段,第二气体循环口通过气泵与第一气体循环口相连接,以便将第二槽格和第三槽格中产生的气体送入第一槽格中,增加搅拌频率。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所述U形管的底端距离第一槽格或第二槽格底部的距离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4,U形管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3~1/2,U形管的宽度不超过每个槽格的宽度;U形管的两竖管距离隔板的距离不超过0.2m,U形管的内径不超过0.05m。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所述导气板位于第三槽格中部分的高度,高于导气板位于第二槽格中部分的高度,导气板的倾斜角度为30°~45°;导气板位于第三槽格中部分的长度是整个导气板长度的1/2。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第一开口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8,第二开口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2,第三开口的高度为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8。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所述出料管由竖管和位于竖管两端的弯头组成,出料管顶端弯头出口的高度满足:不低于整个净化槽高度的1/2,不高于整个净化槽高度的3/4;所述出料管的内径介于0.05m~0.2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净化槽,通过在第一槽格的底部设置与第二槽格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在第二槽格的上部设置于第三槽格相连通的第二开口,在第三槽格的底部设置与第四槽格相连通的第三开口,且在第一槽格与第二槽格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U形管,当第一槽格中存储的基质产生的发酵沼气或曝气气体达到一定量时,其液位到达U形管底部的时候,会通过U形管内的通道迅速进入第二和第三槽格中,而第二和第三槽格中的基质或液体会随之进入第一槽格中,实现了对基质的自动搅拌功能,加速了基质的净化和处理速度;由于无需增加辅助搅拌装置,简化了净化槽的的结构,降低了制作成本,有益效果显著,便于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的原理图;
图2和图3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推动式自搅拌组合净化槽的立体图。
图中:1外壁,2隔板,3第一槽格,4第二槽格,5第三槽格,6第四槽格,7第一开口,8第二开口,9第三开口,10进料管,11出料管,12 U形管,13导气板,14气体出口,15第一气体循环口,16第二气体循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玲,未经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09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增稠剂添加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速高效木质粘胶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