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角取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18118.1 | 申请日: | 2015-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建;付海滨;李勇;尹超;赵洪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建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角 袋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械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转角取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饲料的加工领域,需要将饲料打包至一个个编织袋中,一整个流水线中需要通过取袋、搓袋、灌料、缝袋等工序才能形成最终的成品,这些工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生产效率低下,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双重浪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工序都渐渐被新研发的机械所替代,传统的自动上袋机所用的取袋方法,采用常规的气缸动作配合吸盘将袋子吸附,之后吸盘上移,之后整个吸盘移动至工作台面上,并将袋子下放至工作面上,整个流水线长,需要的时间久,另外从吸盘上下落的袋子速度不一,会出现工作台上的袋子被折叠的现象,影响后续工序的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取袋速度快、取袋过程准确度高、过程稳定的转角取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角取袋装置,包括支架、纵向移动气缸、旋转板、回复弹簧、真空吸盘、真空泵及真空管,所述纵向移动气缸包括第一缸体及第一活塞杆,第一缸体固定在支架上,第一活塞杆可滑动的与第一缸体配合,第一活塞杆的底端与横板相连接,并控制横板的纵向移动,所述旋转板的一端与横板铰接,回复弹簧连接旋转板与横板,所述旋转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定位片,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位。
所述真空吸盘设置在旋转板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真空吸盘相连。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转角取袋装置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固定在支架上,旋转板在导向杆上滑动。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导向杆与第一活塞杆移动方向及旋转板移动方向平行,导向杆具体的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两侧,旋转板上设置与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孔,保证旋转板上下沿着直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真空吸盘为多个,旋转板上并列等距的开设通孔,真空管穿过旋转板上的通孔并与真空吸盘相连,真空吸盘与旋转板之间设置弹簧,真空吸盘与真空管密封连接,真空管与旋转板采用轴孔配合。
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气缸为带有磁环的气缸,气缸内设置有感应开关,气缸与外界PLC或单片机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控制气缸运作的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新型结构的转角取袋装置,通过将袋子吸附并翻转一定的角度,之后用夹持爪将袋子横向拖动至工作台上,整个过程快捷且精确,操作简单,另外,通过回复弹簧的设置,有效的节省了回复时间,节省了气缸回位的油路控制,成本降低,反应灵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角取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角取袋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角取袋装置的左视图。
标号说明:1-支架; 2-纵向移动气缸; 3-横板; 4-旋转板; 5-回复弹簧; 6-真空吸盘; 7-真空管; 8-定位片; 9-卡位; 10-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角取袋装置,包括支架1、纵向移动气缸2、横板3、旋转板4、回复弹簧5、真空吸盘6、真空泵及真空管7,所述纵向移动气缸2包括第一缸体及第一活塞杆,第一缸体固定在支架1上,第一活塞杆可滑动的与第一缸体配合,第一活塞杆的底端与横板3相连接,并控制横板3的纵向移动,所述旋转板4的一端与横板3铰接,回复弹簧5连接旋转板4与横板3,所述旋转板4的另一端固定有定位片8,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位9。
所述真空吸盘6设置在旋转板4上,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管7与真空吸盘6相连。
当取袋装置开始使用时,先将一叠袋子放置在转角取袋装置的下方,之后取袋工作开始运行,纵向移动气缸2的第一活塞杆在第一缸体内活动,控制横板3相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这时由于回复弹簧5的拉力,旋转板4与横板3互相贴合,不会绕着与铰接点转动,旋转板4向下移动后,真空吸盘6与袋子紧贴,之后真空泵开始工作,使整个真空吸管内均为负压,将袋子吸在真空吸盘6上,袋子的一个侧边被整个吸附住,之后气缸控制横板3及旋转板4向上移动,将一张袋子上移到一定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建,未经李宝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18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料传输机构及其传输方法
- 下一篇:螺旋机外罩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