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P-N结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61541.X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龚立光;钱青;骆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夏海天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铟镓硒 太阳能电池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尤其涉及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P-N结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小、不衰退、弱光性能好等显著特点,光电转换效率居各种薄膜太阳能电池之首,接近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成本则是晶体硅电池的三分之一,被国际上称为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但是其对工艺和制备条件的要求较高。
具体地说,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由四层薄膜组成,在基片上的第一层薄膜为底电极,通常使用的是钼。第二层为铜铟镓硒薄膜,称为吸收层。这层是用来转换所吸收的光子为自由电子,它是决定电池转换效率最关键的膜层。第三层为联接层(即硫化隔膜层),第四层为顶电极(TCO)。
硫化隔膜层是组成电池P-N结的N型层,它与吸收层(P型层)结合组成电池的P-N结。制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膜层——硫化镉膜层的沉积镀膜,一般工业界采用的是湿法硫化镉沉积镀膜,或称为化学水浴法镀膜,而湿法硫化镉沉积镀膜的缺点是产生废水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为了避免污染环境,就必须对化学废液进行处理,这样又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使生产的工序变得复杂,影响生产的进度。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特别需要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P-N结形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P-N结形成装置,即采用磁控溅射方式来沉积硫化镉膜层,达到完全不使用化学溶液,从而避免了化学废液处理的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P-N结形成装置,硫化隔膜层积装置依次安装的进片腔、高温硒化/硫化腔、硒化/硫化冷却腔、镀膜缓冲腔、电池基片镀膜腔、缓冲出片腔、出片腔内部均设置有带动电池基片移动的滚轮,完成硒化工艺或硒化/硫化工艺后的电池基片在经过镀膜缓冲腔而不暴露在大气中而直接衔接电池基片镀膜腔;电池基片镀膜腔采用磁控溅射沉积硫化镉膜层。
进一步,所述的溅射电源采用中频交流电源与平面孪生阴极。
进一步,所述的溅射电源采用射频电源,射频电源衔接有射频阻抗调节盒,阴极采用平面阴极。
进一步,所述的溅射电源采用直流脉冲电源,阴极采用平面阴极。
进一步,所述的进片腔、高温硒化/硫化腔、硒化/硫化冷却腔、镀膜缓冲腔、电池基片镀膜腔、缓冲出片腔、出片腔上面均设置有隔离阀门,镀膜缓冲腔、电池基片镀膜腔、缓冲出片腔的上方均安装有真空泵,镀膜缓冲腔、电池基片镀膜腔、缓冲出片腔均属于真空腔体。
进一步,所述的电池基片在硫化隔膜层积装置内水平放置。
进一步,所述的电池基片在硫化隔膜层积装置内垂直放置。
进一步,所述的电池基片在硫化隔膜层积装置内与垂直面倾斜放置,倾斜夹角为5度-10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产品结构简单,使经过高温硒化/硫化这道工艺之后产生了铜铟镓硒四元相结晶的电池吸收层,使电池吸收层在进入镀膜腔之前不暴露在大气中,这样不会有氧化反应,水汽吸收或其他杂质的污染,直接进行硫化镉膜层的沉积的方式,可形成不受污染的P-N结,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进片腔,110-高温硒化/硫化腔,120-硒化/硫化冷却腔,130-镀膜缓冲腔,140-电池基片镀膜腔,150-缓冲出片腔,160-出片腔,170-隔离阀门,180-电池基片,190-滚轮,210-真空泵,220-中频交流电源,230-平面孪生阴极,240-射频电源,250-射频阻抗调节盒,260-平面阴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P-N结形成装置,硫化隔膜层积装置依次安装的进片腔100、高温硒化/硫化腔110、硒化/硫化冷却腔120、镀膜缓冲腔130、电池基片镀膜腔140、缓冲出片腔150、出片腔160内部均设置有带动电池基片移动的滚轮190,完成硒化工艺或硒化/硫化工艺后的电池基片在经过镀膜缓冲腔130而不暴露在大气中而直接衔接电池基片镀膜腔140;电池基片镀膜腔140采用磁控溅射沉积硫化镉膜层。
在第一实施例中溅射电源采用中频交流电源与平面孪生阴极2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盛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615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上盖
- 下一篇:链式扩散非制绒面涂磷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