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六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88226.6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婵娟;王志洋;王雨;樊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21/18 | 分类号: | F16H2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往复运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六杆机构。
背景技术
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运动。很多实用机器都是以此运动为基础,再配合其他运动来实现机器既定的功能,例如糕点切片机、自动盖瓶器、电动缝纫机等。现有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仍存在些许问题,上下往复直线运动的范围不能满足需求,例如糕点切片机上的六杆机构切片装置运动范围有限,因此对于需要进行切片的糕点的厚度就有所限制,一般最大厚度为20-50mm,不能很好地满足生活和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六杆机构,能够实现上下直线往复运动,且能实现小范围精确传动,具有良好的急回特性,具有轻便、传动效率较高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六杆机构,包括主动杆1,主动杆1的A端与转轴铰接固定,主动杆1的B端与第一从动杆2的一端铰接,第一从动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从动杆3的C点铰接,第二从动杆3的D端铰接固定,第二从动杆3的E端与第三从动杆5的一端铰接,第三从动杆5的另一端与运动杆6铰接,第三从动杆5设置在竖直轨道4内。
所述主动杆1的长度为20mm。
所述第一从动杆2的长度为140mm。
所述第二从动杆3的长度为128mm。
所述第二从动杆3的CD段长度为80mm。
所述第二从动杆3的D端与主动杆1的A端固定在同一平面内,且以A点为原点,D点坐标为(-20,-100)。
所述第三从动杆5的长度为108mm。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主动杆作为曲柄,将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第三从动杆作为摇杆,曲柄配合摇杆的传动原理,使六杆机构能够实现上下直线往复运动,最大运动范围为89mm,适用范围更广;主动杆的A端铰接固定,使主动杆运动范围得到了有效限制,从而能实现小范围精确传动;主动杆与从动杆的长度尺寸匹配合理,使其具有良好的急回特性,具有轻便、传动效率较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六杆机构,包括主动杆1,主动杆1的A端与转轴铰接固定,主动杆1的B端与第一从动杆2的一端铰接,第一从动杆2的另一端与第二从动杆3的C点铰接,第二从动杆3的D端铰接固定,第二从动杆3的E端与第三从动杆5的一端铰接,第三从动杆5的另一端与运动杆6铰接以便旋转,第三从动杆5设置在竖直轨道4内。
所述主动杆1的长度为20mm。
所述第一从动杆2的长度为140mm。
所述第二从动杆3的长度为128mm。
所述第二从动杆3的CD段长度为80mm。
所述第二从动杆3的D端与主动杆1的A端固定在同一平面内,且以A点为原点,D点坐标为(-20,-100)。
所述第三从动杆5的长度为108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主动杆1的A端与转轴铰接固定,以A端为圆心,B端做圆周运动,带动第一从动杆2运动,从而带动第二从动杆3做往复运动,根据各杆运动规律与范围,由余弦定理可以得出,第二从动杆3以D为圆心的摆角为41度,第三从动杆5在竖直轨道4的限制下,带动运动杆6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可实现如糕点切片、自动缝纫、自动盖瓶等功能,传动效率高且传动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88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售货终端
- 下一篇:一种快速舒适公交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