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溅射旋转靶材直线度检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8256.5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8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兴民;周俊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基迈克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徐伟奇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溅射 旋转 直线 检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溅射靶材管靶检测装置,尤其是溅射旋转靶材直线度检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靶材的设计逐渐由平面靶材向旋转靶材过渡,因为旋转靶材的材料利用率可以达到80%,而一般平面靶材利用率只能达到30%;旋转耙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旋转,耙材表面可以保持光滑,不会产生“结瘤”俗称“靶材中毒”,可以保障成膜的均匀性,减少缺陷,提高成品率。期望通过使用旋转靶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膜层质量和提高成品率的目的。对于旋转溅射靶材,由于在溅射使用过程中,管内装有磁钢,对内径的直线度要求很高,一般要求直线度≤0.5mm。金属管靶在浇铸、喷涂、挤压或加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弯曲变形,直线度达不到使用要求。
关于溅射靶材的检测技术文献公开较少,如:中国专利申请201210594604.4提供一种固体密度测量方法和检验靶材密度是否合格的方法,其中固体密度测量方法,包括:提供固体试样;测量固体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为第一测量质量M0;将固体试样浸没在液体中,测量固体试样在液体中的质量为第二测量质量M2;根据M0+ρ空gV物=M2+ρ液gV物,获取固体试样的体积;其中,ρ空为空气的密度、ρ液为液体的密度;根据固体试样的体积以及实际质量,获取固体试样的密度,所述实际质量为M0+ρ空gV物或M2+ρ液gV物。该发明还提供一种检验靶材密度是否合格的方法。
此外,尚未有专用的方法或设备可供采用,使得相关工作仅能借助人工目测或借助测量工具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溅射旋转靶材直线度检验装置,解决金属旋转靶材管靶管内直线度的精确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芯轴、红外线探头、铁氟龙支撑轮和数显表;芯轴一端安装数显表,芯轴中部安装红外线探头,芯轴上红外线探头两侧分别套装铁氟龙支撑轮。
尤其是,数显表与红外线探头之间连接数据线。
尤其是,铁氟龙支撑轮通过轴承套装在芯轴上,铁氟龙支撑轮外径接近管靶内径。
尤其是,芯轴两端分别连接在机架上,并且与驱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通过内置结构设计,使得检测时能够方便的置入管靶中,依靠红外测距精细分析管靶内壁的起伏测量直线度,装置已与制作生产,检测过程简明扼要,操作简便易行,精密度较高,缩短检测周期,效率显著提升,检测精确,也便于自动化设计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芯轴1、红外线探头2、数据线3、铁氟龙支撑轮4、数显表5、管靶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管靶一般自重较大,而且外部结构均匀致密,在检测时需要对管靶的内壁进行,所以检测装置需要被设计成轻便而且简洁的结构,方便在管靶的内壁间置入并转动检测。
本实用新型包括:芯轴1、红外线探头2、铁氟龙支撑轮4和数显表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芯轴1一端安装数显表5,芯轴1中部安装红外线探头2,芯轴1上红外线探头2两侧分别套装铁氟龙支撑轮4。
前述中,数显表5与红外线探头2之间连接数据线3。数显表5旁安装有电源开关。
前述中,铁氟龙支撑轮4通过轴承套装在芯轴1上,铁氟龙支撑轮4外径接近管靶6内径。
前述中,芯轴1为铝合金方管结构。
前述中,芯轴1两端分别连接在机架上,并且与驱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把红外线测距仪固定在铝方管的芯轴1中间位置,探头向外;在铝方管的芯轴1端部侧边固定数显仪表5,通过数据线3把红外线测距信号数显在显仪表5上;铝方管的芯轴1两端安装固定耐磨的铁氟龙支撑轮4,可以使被测管靶6和测量装置实现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把已安装红外线探头2的芯轴1插入管靶6中,铁氟龙支撑轮4外径接近管靶6内径,顶紧管靶6内壁,打开电源开关,数显表4显示的数值为红外线探头2到管靶6内壁的距离;相对旋转芯轴1和管靶6,测得管靶6内壁同一过轴断面上连续各点到红外线探头2的距离,也就,得到了,这些点到管靶6内壁中轴线的距离即内径,并且进一步得出其差值,可以测得起伏数据,以反映直线度,当然,可以沿轴线相对移动芯轴1和管靶6,即可以得到轴线方向上的内部起伏,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Max-Min)反应直线度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基迈克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基迈克材料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8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防倾斜的测深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池卷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