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铲运机制动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865.5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媛媛;韩飞;刘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10 | 分类号: | B60T11/10;B60T11/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铲运机 制动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动液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铲运机制动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下铲运机制动液压系统采用液压给油制动实现行车制动的形式,基本都采用双回路制动踏板阀配合充液阀和蓄能器实施行车制动,另外再单独配置机械作用的停车制动器及控制回路;这种方式由于管路系统较复杂,不适用于空间结构布局紧凑的地下铲运机。
另外,采用弹簧制动液压释放式的地下铲运机制动液压系统,其所用的充液阀元件基本为专用阀,不能和制动系统的其他控制元件集成,所以元件比较零散,造成外接管路较多,不便于空间布置。
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对人工操作的安全舒适性考虑,地下铲运机正逐步向无人驾驶方向发展,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地下铲运机的制动液压系统智能控制条件较差,且还不能很好地适合于低速行驶且空间结构布局紧凑的地下铲运机现实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地下铲运机制动液压系统,特别适用于低速行驶且空间结构布局紧凑的地下铲运机现实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地下铲运机制动液压系统,不仅兼具人工操作和智能控制模式,通用互换性好、组装形式灵活,可实现充液、冷却、以及智能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要求;而且管路连接简单,降低生产成本、方便空间布局;极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铲运机制动液压系统,包括油箱、定量泵、制动阀组、隔膜蓄能器、活塞蓄能器、踏板制动阀、前桥制动器和后桥制动器;所述制动阀组采用插装阀和盖板阀,插装阀包括高压溢流阀、电磁开关阀、优先阀、第一单向阀、节流孔、液控换向阀、低压溢流阀,盖板阀包括前桥制动阀和后桥制动阀。
其中,所述定量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定量泵的出油口分别与高压溢流阀的进油口和优先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优先阀的优先出油口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和节流孔后、分别与踏板制动阀的进油口和活塞蓄能器连接,优先阀的另一个出油口分别与隔膜蓄能器、以及前桥制动器和后桥制动器的冷却进油口连接。
而且,所述踏板制动阀的出油口分别与前桥制动阀的进油口和后桥制动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前桥制动阀的出油口与前桥制动器的压力油口连接,所述后桥制动阀的出油口与后桥制动器的压力油口连接;所述高压溢流阀的出油口、踏板制动阀的回油口、前桥制动阀的回油口、后桥制动阀的回油口均与油箱连接,所述前桥制动器的冷却出油口和后桥制动器的冷却出油口汇合后通过第二单向阀与油箱连接。
同时,所述活塞蓄能器和油箱之间设有电磁开关阀,还设有液控换向阀和低压溢流阀依次相连组合成的充液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拖车解除制动单元,用于解除车辆制动进行拖车行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拖车解除制动单元包括油泵、与油泵相连的电动机、溢流阀、拖车单向阀和压力开关;所述油泵的吸油口与油箱连接,油泵的出油口分别与溢流阀的进油口和拖车单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拖车单向阀的出油口分别与压力开关和活塞蓄能器连接;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和后桥制动阀的回油口汇合后与油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桥制动阀的出油口与其进油口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所述后桥制动阀的出油口与其进油口之间设有第四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蓄能器的油口相通处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前桥制动阀的出油口相通处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后桥制动阀的出油口相通处设有第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量泵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过滤器分别与高压溢流阀的进油口和优先阀的进油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桥制动器的冷却出油口和后桥制动器的冷却出油口汇合后通过回油过滤器与油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桥制动阀和后桥制动阀均为电磁比例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蓄能器可采用皮囊蓄能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装阀采用螺纹插装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机并行的电制动助力器系统
- 下一篇:汽车浮力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