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塞组件、制动缸及铁路货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8252.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6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赵亚栋;陆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B60T11/236;B61H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 组件 制动缸 铁路 货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组件、制动缸及铁路货车。
背景技术
目前,制动缸1′是铁路货车制动装置的关键部件,主要作用为制动力的执行部件,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铁路货车制动缸1′用活塞组件的结构,主要包活塞1、密封装置及支撑润滑装置。
图2示出了现有制动缸1′结构简图,制动缸1′包括活塞1、Y型密封圈2、浸油毛毡3a、支撑钢带3b、缸体4、前盖5、推杆6、吊座7、缓解弹簧8以及充排气接口9。通过图2可以看出,缸体4、Y型密封圈2和活塞1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密闭的腔室,车辆制动时,从控制阀2′来的压力空气通过充排气接口9充入制动缸1′的密闭腔室,推动制动缸1′的活塞1向前运动,进而带动与推杆6相连的杠杆机构传递制动力至车轮,使车辆产生制动作用。车辆缓解时,制动缸1′内压力空气通过充排气接口9进入控制阀2′,最终排入大气,制动缸1′的活塞1在制动缸1′内缓解弹簧8的作用下,后退至制动缸1′底部,车辆制动力缓解。
图3示出了活塞1的结构简图,现有技术中的活塞为铸铁件,呈圆环结构,活塞1上有2个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1a和第二环形凹槽1b),2个环形凹槽通过凸台1c分开,第一环形凹槽1a用于安装Y型密封圈2,第二环形凹槽1b用于安装支撑钢带3b和浸油毛毡3a。浸油毛毡3a主要起支撑活塞1和润滑缸体4的作用,支撑钢带3b安装在活塞1和浸油毛毡3a之间,主要起支撑浸油毛毡3a的作用,安装位置见图2。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技术中的活塞1整体重量大,同时浸油毛毡3a支撑能力较弱,组装在制动缸内部时,由于重力作用,会造成Y型密封圈2和浸油毛毡3a下部变形较大,上部变形较小,产生活塞1中心与缸体4中心偏心较大的情况,造成制动缸1′漏泄的情况。
2、Y型密封圈2和浸油毛毡3a下部受力较大,在长期运动过程中,会造成Y型密封圈2和浸油毛毡3a下部磨损严重,缩短Y型密封圈2和浸油毛毡3a的使用寿命,最终影响制动缸1′的密封性能。
3、铸铁活塞防腐能力差,产生锈蚀会影响制动缸1′的内部清洁,进而影响制动缸1′的密封性能,缩短制动缸1′的检修周期。
4、浸油毛毡3a中的润滑油会因重力作用流向下部,导致缸体4上部缺少润滑作用,造成偏磨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塞组件、制动缸及铁路货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浸油毛毡中的润滑油因重力作用流向下部造成偏磨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本体,活塞本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环槽;支撑环,设置在环槽中,支撑环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油槽,多个油槽沿支撑环的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活塞组件还包括密封圈,环槽的底面呈台阶状以将环槽分隔成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支撑环设置在第一环槽中,密封圈设置在第二环槽中。
进一步地,活塞本体的一端具有环形凹部,活塞本体还包括多条加强筋,多个加强筋设置在环形凹部中,多个加强筋沿活塞本体的径向延伸并沿活塞本体的周向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环槽的内径大于第一环槽的内径。
进一步地,多个油槽沿支撑环的周向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动缸,包括缸体、前盖以及活塞组件,缸体具有内腔和与内腔连通的开口面,前盖连接在开口面处,活塞组件为上述的活塞组件。
进一步地,制动缸还包括推杆和与推杆的第一端配合的耐磨部,活塞组件的活塞的朝向前盖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推杆的第一端安装在安装孔中,推杆的第二端穿设出前盖,耐磨部设置在安装孔中并与推杆的第一端抵接。
进一步地,耐磨部包括半球面片及设置在半球面片的边缘的径向环形凸缘。
进一步地,制动缸还包括弹性体,弹性体套设在推杆上,弹性体的远离前盖一端延伸至活塞的环形凹部的内周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包括制动缸,铁路货车为上述的制动缸。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带有含多个油槽的支撑环上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支撑钢带和浸油毛毡,多个油槽间隔设置使得润滑油分布在支撑环的周向,有效地解决了浸油毛毡中的润滑油因重力作用向下流动导致缸体上述缺少润滑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偏磨现象,还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浸油毛毡支撑能力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8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