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1940.2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磊;黄启海;曹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插接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功能的增加,电子插接件的可靠固定至关重要,每一个电子功能件对应着一个插接件,插接件的布置及固定对整车性能、可靠性有很重要的作用,插接件的布置或固定不合理,会导致插接件松动,使与电控单元连接的部件总成失去功能,尤其当多个插接件集中布置时,很容易造成插接件混淆,且多条线束之间缠绕交杂,造成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固定装置,可对多个相邻布置的插接件集中管理,减少由于线束插接件布置杂乱而导致的故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固定装置,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的插装盒体,和沿所述插装盒体的周向排布的多个插装结构,连接于汽车线束的插接件插装于所述插装结构内,且所述插装盒体内设有多个安装空间,用于捆绑汽车线束的扎带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插装盒体内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隔板,所述安装空间形成于各所述隔板之间的空隙。
优选地,所述插装结构包括连接于插装盒体外壁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第三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平行设置并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包围形成容纳所述插接件的插装槽,所述插接件插装于所述插装槽内,且所述插接件的卡脚卡接于所述第三板的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三板还设有导向槽,设于所述插接件的导向筋滑接于所述导向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板的限位缺口,设于所述插接件的限位块嵌入所述限位缺口内。
优选地,所述插装槽的开口端还设有导向面。
优选地,所述插装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为L形板,所述第二卡爪为楔形结构,所述插装盒体与所述车体钣金的卡接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爪的周向分别设有定位筋和弹片,所述定位筋和所述弹片分别抵靠于所述车体钣金的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固定装置,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的插装盒体,和沿所述插装盒体的周向排布的多个插装结构,连接于汽车线束的插接件插装于所述插装结构内,且所述插装盒体内设有多个安装空间,用于捆绑汽车线束的扎带固定于所述安装空间内。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插接件按照次序插入对应的插接结构内,保证了插接件的合理固定,同时,插装盒体设有多个固定线束扎带的安装空间,可保证连接于不同插接件的线束之间不会发生互相缠绕,减少了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爪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卡爪的一个实施例的卡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件和插接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装置;10-插装盒体;11-安装空间;12-第一卡爪;13-第二卡爪;14-定位筋;15-弹片;20-插装结构;21-第一板;22-第二板;23-第三板;231-卡槽;232-导向槽;233-限位缺口;24-插装槽;200-插接件;201-卡脚;202-导向筋;20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插接件的固定装置10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卡接于车体钣金的插装盒体10,和沿插装盒体10的周向排布的多个插装结构20,连接于汽车线束的插接件200插装于插装结构20内,且插装盒体10内设有多个安装空间11,用于捆绑汽车线束的扎带固定于安装空间11内。采用此技术方案,将插接件200按照次序依次插入对应的插接结构20内,保证了插接件200的合理固定,同时,插装盒体10设有多个固定线束扎带的安装空间11,可保证连接于不同插接件200的线束整齐规整,不会与车身碰触、避免产生振动或异响,减少故障。
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插装盒体10内设有多个纵横交错的隔板,安装空间11形成于各隔板之间的空隙;同时,安装空间11还可在隔板上方设置平板,并在平板上开口形成,上述安装空间11的实施方案简单,成型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1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复合绝缘穿墙套管
- 下一篇:一种氧化石墨烯的场发射平板显示仪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