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片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3888.2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8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奇;杨莹;喻琼;王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H01L27/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应战;吴敏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个人身份识别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人体指纹具有唯一性和不变性,使得指纹识别技术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使得指纹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各种领域。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电子产品的信息安全问题始终是技术发展的关注要点之一。尤其是对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的电脑、数码相机等,对于信息安全性的需求更为突出。
现有的指纹识别器件的感测方式包括电容式(电场式)和电感式,指纹识别器件通过提取用户指纹,并将用户指纹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从而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具体的,如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指纹识别器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包括:基板100;耦合于基板100表面的指纹识别芯片101;覆盖于所述指纹识别芯片101表面的玻璃基板102。
以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为例,所述指纹识别芯片101内具有一个或多个电容极板。由于用户手指的表皮或皮下层具有凸起的脊和凹陷的谷,当用户手指103接触所述玻璃基板102表面时,所述脊与谷到指纹识别芯片101的距离不同,因此,用户手指103脊或谷与电容极板之间的电容值不同,而指纹识别芯片101能够获取所述不同的电容值,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输出,而指纹识别器件汇总所受到的电信号之后,能够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然而,在现有的指纹识别器件中,对指纹识别芯片的灵敏度要求较高,使得指纹识别器件的制造及应用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能够增强盖板与感应芯片之间的结合力,提高封装结构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芯片封装结构,包括:
基板;
耦合于所述基板表面感应芯片,所述感应芯片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感应芯片的第一表面包括感应区,所述感应芯片的第二表面位于基板表面;
位于所述感应芯片的感应区表面的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与感应区相接触的第三表面、以及与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
位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塑封层,所述塑封层包围所述感应芯片,所述塑封层覆盖所述盖板的部分侧壁,且所述塑封层的表面高于所述盖板的第三表面、并低于盖板的第四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所述感应芯片的第一表面具有包围所述感应区的外围区;所述感应芯片的感应区和外围区表面具有芯片电路;位于所述感应芯片外围区表面的第一焊;所述芯片电路与所述第一焊垫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所述基板具有第五表面,所述感应芯片耦合于基板的第五表面,所述基板的第五表面具有第二焊垫。
可选的,还包括:导电线,所述导电线两端分别与第一焊垫与第二焊垫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导电线上具有到基板表面距离最大的点,所述导电线上的到基板表面距离最大的点为顶点,所述塑封层表面高于所述顶点、且低于所述盖板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表面或感应芯片的第二表面的第一粘结层,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使所述感应芯片固定于所述基板表面。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感应芯片的第一表面的第二粘结层;位于所述第二粘结层表面的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所述感应芯片的感应区表面具有盖板,而所述基板表面具有包围所述感应芯片的塑封层,且所述塑封层覆盖所述盖板的部分侧壁。其中,所述盖板能够直接与用户手指接触,用于保护所述感应芯片。而且,相较于传统的玻璃基板,所述盖板能够选用厚度较薄的材料,采用所述盖板能够减小感应芯片的第一表面到盖板表面的距离,使感应芯片易于检测到用户指纹,相应地,所述封装结构降低了对感应芯片灵敏度的要求,使得指纹识别芯片的封装结构的应用更为广泛。所述盖板具有与感应区相接触的第三表面、以及与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而所述塑封层的表面高于所述盖板的第三表面、并低于盖板的第四表面,因此,所述塑封层能够将盖板固定于所述感应芯片的第一表面,使所述盖板与感应芯片之间的结合更紧密,避免了所述盖板相对于感应芯片分层或剥离的问题,提高了封装结构的可靠性。同时,所述塑封层暴露出盖板表面,则所述塑封层不会对感应芯片的感应区的感应性能造成妨碍,所述感应芯片的感应区的感应识别性能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晶方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3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