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机舱总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364784.6 申请日: 2015-05-29
公开(公告)号: CN204775483U 公开(公告)日: 2015-11-18
发明(设计)人: 黄向东;岳鹏;袁焕泉;耿富荣;陈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2D21/15 分类号: B62D21/15
代理公司: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代理人: 蔡光仟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汽车 机舱 总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车身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机舱总成。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汽车的发动机舱结构设计对碰撞的安全性能影响非常大,在应对不同角度、不同重叠率的碰撞时,车辆的机舱结构都需要能保持稳定,并能够高效吸能。从最近两年IIHS小偏置碰的评价结果来看,目前设计的大部分车型都不能满足车辆在不同角度、不同重叠率碰撞时保持良好碰撞性能的要求。且随着竞争的加剧,不同车型对车辆部件的通用性要求越来越高,但同一个机舱结构应用于不同车型时,特别是不同尺寸、不同重量的车型时,车辆的碰撞性能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在保持机舱零部件高通用性的前提下,保证车辆的碰撞性能,甚至是面对例如IIHS小偏置碰撞这类不同重叠率、不同碰撞角度的碰撞试验时,仍然保持良好的碰撞性能,是整车结构设计的一个巨大挑战。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汽车机舱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机舱结构包括前保险杠1、上纵梁2、前副车架3以及A柱4。前保险杠1与上纵梁2、前副车架3三者形成“人”字型搭接。上纵梁2和前副车架3的后端与汽车乘员舱的上A柱和下A柱形成“人”字型搭接。该结构是一种与汽车乘员舱具有较高搭接高度的拱形前纵梁结构,它能够通过变形吸收碰撞能量,并具有比较稳定的溃缩变形模式以及良好的正面碰撞性能。然而,该结构尚存在如下几点不足:

1.总体吸能能力不够。由于本结构只有前保险杠-上纵梁-A柱及前保险杠-前副车架-A柱两条传力路径,因此对单个传力路径的吸能要求较高,单个传力路径的结构通常会采用较大的横截面或者较厚的结构来解决吸能要求。

2.应对不同角度碰撞工况的能力不足。由于本结构只有两条传力路径,为保持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上纵梁和副车架之间在车辆侧向(即车辆宽度方向)的间隔距离不能设计的过大,因此,在应对小重叠率偏置碰,或者承受车辆侧面倾斜方向的冲击时,结构稳定性就会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吸能效果的汽车机舱总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可以应对不同角度碰撞工况的汽车机舱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机舱总成,包括上纵梁及位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前副车架,所述汽车机舱总成还包括中间纵梁和连接支撑部,所述中间纵梁设在所述上纵梁和所述前副车架之间,所述连接支撑部与所述中间纵梁、所述上纵梁和所述前副车架均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汽车机舱总成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纵梁前方的吸能盒及位于所述吸能盒前方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所述吸能盒、所述上纵梁、所述中间纵梁、所述连接支撑部及所述前副车架连成一由汽车的侧面看呈“木”字型的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所述吸能盒、所述上纵梁、所述中间纵梁、所述连接支撑部及所述前副车架连成一由汽车的顶面看呈“品”字型的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纵梁在汽车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中间纵梁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纵梁的前部沿汽车的纵向悬空凸伸出所述中间纵梁,所述凸伸出所述中间纵梁的部分与汽车的吸能盒并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纵梁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汽车的A柱相连,所述第三部分与汽车的吸能盒相连且所述第三部分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三部分之间,所述连接支撑部与所述上纵梁的所述第三部分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纵梁的所述第一部分由汽车的侧面看为斜线状,所述上纵梁的所述第二部分由侧面看为弧线状,所述上纵梁的所述第三部分由侧面看为水平线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撑部具有用于与上纵梁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所述中间纵梁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及用于与所述前副车架相连的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副车架包括副车架前横梁、副车架纵梁及副车架后横梁,所述副车架前横梁、所述副车架纵梁及所述副车架后横梁形成一封闭的“口”字型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副车架还包括副车架连接支架,所述副车架连接支架位于所述副车架前横梁和所述副车架纵梁的连接处上方,所述前副车架通过所述副车架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支撑部螺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4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