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3284.7 | 申请日: | 2015-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9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林;袁积鸿;王翔;刘发燕;盛小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 | 分类号: | C03B37/01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810007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生产的配套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是对光纤预制棒(也称石英玻璃棒)拉丝获得的,因而光纤在出炉时即在光纤成型后仍达1000℃左右的高温,于是在自炉口至卷绕工位的有限区间(指拉丝工艺)或者自炉口至外被挤包的有限区间(指光纤生产工艺)不足以以自然冷却方式使光纤自1000℃左右的温度降至趋于与环境温度相仿的程度,从而对卷绕或挤包外被乃至对光纤表面着色均会造成影响。尤其是在高速拉丝的前提下,如果不能在前述的有限区间内使光纤快速降温,那么势必会影响后续工艺的进行。当然,适当减缓拉丝速度可以降低对后续工位的影响程度,但是单位时间内的产能无法提高并造成能源浪费。
已有技术通常在炉口至卷绕(收卷)工位、在炉口至外被挤包工位或者在炉口与光纤表面着色工位之间设置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大都为一管状体,在管状体的外壁上设置冷却盘管,在冷却盘管内通入循环流动的冷却介质,从而使途经管状体内的光纤冷却。但是由于管状体内的空气系自然空气,而自然空气属于氧化性气体范畴,于是在氧化性气体下使光纤自1000℃左右的高温快速冷却至趋于常温的过程中,光纤的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该技术问题长期以来始终困惑于业界,并且期望予以解决。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57349U推荐的“光纤冷却管”给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其是在一供光纤途经的管体的内壁上设置螺旋状的盘管,盘管内通入有冷却剂,在盘管的内部设置圆柱形挡板并在挡板上分布小孔,在管体的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开设惰性气体(氦气)进口,当由惰性气体进口将惰性气体引入管体内时,惰性气体在擦过装有冷却剂的盘管的状态下通过分布在挡板上的小孔向挡板均匀扩散,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3段。该专利方案客观上能够体现其说明书第0010段所述的技术效果,但是存在以下缺憾:其一,由于需要在盘管的内壁贴合圆柱形挡板并且在圆柱形挡板上分布小孔,因而实际的制作较为麻烦;其二,由于在实际的使用状态下需要将光纤冷却装置安装于前述的炉口与卷绕工位、炉口与挤包外被工位或者炉口与光纤表面着色工位之间,因而对于实际的安装便捷性是一个不可偏废的重要因素,而该专利方案未给出相应的启示;其三,由于将惰性气体进口设置在长达四米的圆柱状管体的中部即设置在圆柱状管体的长度方向的二分之一处并且由其引入的惰性气体又需经圆柱形挡板上的小孔进入挡板腔,因而对于圆柱状管体而言,惰性气体的快速分布均匀性客观上受到一定的影响,途经挡板腔内的光纤仍有与氧化性气体接触之虞。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简化结构而藉以方便制作与装配、有利于在使用状态下方便地安装至炉口与卷绕工位、炉口与光纤外被挤覆工位或炉口与光纤表面着色工位之间而藉以体现良好的使用匹配效果、有益于使供光纤途经的冷却管本身处于温度相对恒定的低温状态而藉以使进入冷却管内的比热容较大的惰性气体有效地带走光纤的热量和有便于使惰性气体充斥于冷却管的管腔而藉以避免光纤在途经冷却管的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中的氧化性气体接触并充分保障光纤的质量的光纤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3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