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池模组的上盖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83457.5 | 申请日: | 201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坤;沈炳杰;彭浩然;陈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省宁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池 模组 组件 | ||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上盖组件,用于与单体电池组件(1)装配在一起并与单体电池组件(1)一起以形成电池模组,
单体电池组件(1)包括:
多个单体电池(11),并排放置,各单体电池(11)具有电极性相反的极柱(111)以及设置在顶部的防爆阀(112),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中的两个极柱(111)分别作为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
其特征在于,
上盖组件(2)包括:
绝缘线束板(21),设置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的上方,具有:
防爆阀气体导向通道(211),沿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的排列方向延伸、覆盖全部单体电池(11)的防爆阀(112)并在绝缘线束板(21)的左右两端开口且与外部大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线束板(21)还具有:
多个收容孔(212),数量上与单体电池(11)的极柱(111)的数量相同,各收容孔(212)收容对应一个单体电池(11)的一个极柱(111);
前侧壁(213A)和后侧壁(213B),沿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的排列方向延伸,分别位于防爆阀气体导向通道(211)的前侧和后侧;以及
多个隔离股位(214),分布于防爆阀气体导向通道(211)与前侧壁(213A)之间或防爆阀气体导向通道(211)与后侧壁(213B)之间,以与防爆阀气体导向通道(211)的前壁(211f)或后壁(211r)形成多个电连接排收容部(R),各电连接排收容部(R)具有相应数量的收容孔(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盖组件(2)还包括:
电连接排组件(23),包括:
两个输出片(231),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中的作为总正输出极和总负输出极的两个极柱(111)分别对应电连接,各输出片(231)收容于对应一个电连接排收容部(R)内;以及
多个连接片(232),各连接片(232)收容于对应一个电连接排收容部(R)内、与该电连接排收容部(R)内的收容于相应收容孔(212)中的对应单体电池(11)的极柱(111)电连接,以使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1)实现串联和/或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线束板(21)还具有:
两个螺栓头座(215),各螺栓头座(215)形成于所述多个收容孔(212)中用于收容总正输出极或总负输出极的一个收容孔(212)的侧方,且各螺栓头座(215)位于对应一个电连接排收容部(R)内;上盖组件(2)还包括:
两个螺栓(22),各螺栓(22)具有螺栓头(221)和螺栓杆(222),各螺栓(22)的螺栓头(221)收容于一个螺栓头座(215)内而螺栓杆(222)用于与外部的电缆端子(3)固定并电连接;
各输出片(231)具有供对应的螺栓(22)的螺栓杆(222)穿过的通孔(2311),螺栓(22)的螺栓杆(222)穿过输出片(231)的通孔(2311),而外部的电缆端子(3)固定在螺栓杆(222)上,从而外部的电缆端子(3)与输出片(231)对应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池模组的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上盖组件(2)还包括:
绝缘顶盖(24),设置在绝缘线束板(21)和电连接排组件(23)的上方,遮盖绝缘线束板(21)和电连接排组件(23)并与单体电池组件(1)装配在一起,具有:
侧壁部(241),形成有:
两个电缆端子用开口(2412),供外部的电缆端子(3)穿入,从而电缆端子(3)与对应的螺栓(22)的螺栓杆(222)固定并电连接;以及
顶壁部(242),形成有在位置上分别与两个螺栓(22)对应的两个保护盖用凹部(2421);以及
两个电缆端子绝缘保护盖(25),分别可拆装地安装于两个保护盖用凹部(24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834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低容量二次电池的卷绕模具
- 下一篇:一种使用安全的电池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