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限位结构及机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98817.9 | 申请日: | 2015-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2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贵;袁章平;郑金品;程福英;冯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22 | 分类号: | B60K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动轴 限位 结构 机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动轴限位结构及机动车。
背景技术
传动轴为连接机动车发动机至后驱动系统的旋转体,传动轴为机动车(如沙滩车、全地形车、轿车等)上的必要部件,因此传动轴的连接结构对于机动车的性能影响非常大。
目前存在一种新型的传动轴连接结构,该新型的传动轴连接结构主要花键连接传动轴和发动机,及传动轴和后驱动系统;即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花键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花键与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采用花键的传动轴连接结构需对传动轴进行限位,因此在基于传动轴连接结构的基础上,需采用传动轴限位结构进行限位;目前传动轴限位结构主要在花键与发动机的接合处采用缓冲块,对发动机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的传动轴进行限位,在花键与后驱动系统的接合处采用弹簧,对后驱动系统输入端通过花键连接的传动轴进行限位。
采用缓冲块和弹簧的传动轴限位结构所存在的问题为,结构复杂,且缓冲块位于花键与发动机的接合处,弹簧位于花键与后驱动系统的接合处,在装配缓冲块和弹簧时,容易造成缓冲块和弹簧这些限位部件的漏装或装配位置不到位的情况,影响限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动轴限位结构及机动车,以解决现有传动轴限位结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限位部件容易漏装或装配位置不到位,影响限位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传动轴限位结构,包括:
传动轴;
分别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和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花键;
分别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和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二花键;
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和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花键的接合处的波纹套;
连接所述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和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花键的接合处的直皮套。
其中,所述传动轴限位结构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外部的套接件;
所述直皮套连接所述套接件,和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花键的接合处。
其中,所述套接件包括:
套接于所述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外部的第一驱动套;
或,套接于所述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外部的连接盘。
其中,所述连接盘包括:第一连接盘,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盘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盘;
所述第一连接盘和所述第二连接盘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花键和所述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的连接处相应。
其中,所述第二花键的轴头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套接件上与所述直皮套的接合处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直皮套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的第一凸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的第二凸槽;所述传动轴限位结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直皮套表面,并紧固相配合的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槽,及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凸槽的贴合件。
其中,所述传动轴限位结构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外部的第二驱动套;
所述波纹套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套,和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花键的接合处。
其中,所述传动轴限位结构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波纹套的表面的束环。
其中,所述直皮套的材料为橡胶。
其中,所述第一花键和所述第二花键均为鼓形花键,且结构一致;
所述鼓形花键的键齿的中间齿宽,大于键齿的两端齿宽;所述鼓形花键的键齿的两端齿间隙,大于键齿的中间齿间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动车,包括上述所述的传动轴限位结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限位结构,包括:传动轴;分别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和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花键;分别与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和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连接的第二花键;连接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和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一花键的接合处的波纹套;连接所述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和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第二花键的接合处的直皮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轴限位结构,通过波纹套对通过第一花键连接于发动机的输出端的传动轴端进行限位,通过直皮套对通过第二花键连接于后驱动系统的输入端的传动轴端进行限位,省去缓冲块和弹簧的使用,结构简单;且可避免设置于花键与发动机的接合处的缓冲块,设置于花键与后驱动系统的接合处的弹簧的漏装或装配位置不到位的情况,保证传动轴的限位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98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酒后驾车报警系统
- 下一篇:防静电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