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校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15702.6 | 申请日: | 2015-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8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毕作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作亮 |
主分类号: | B60C25/00 | 分类号: | B60C2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校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校正机,属于汽车维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轮胎担负着汽车的动力传输、转向、制动等重要性能,是车辆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安装新轮胎的过程中,会有安装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轮胎失圆,致使汽车行驶时轮胎上下跳动,车身晃动,也造成减震器早期损坏。2、轮胎左右摆动,汽车行驶时方向盘也随着抖动,同时也造成转向拉杆早期损坏。3、造成轮胎吃胎,增大行驶噪音,减少轮胎寿命。
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轮胎与轮圈安装不到位造成的。轮胎安装不到位的问题一直是汽车厂与轮胎厂头疼的问题。一般无内胎轮胎安装不到位率为50%,缺气保用轮胎安装不到位率达到75%,缺气保用轮胎所用轮圈的锁定槽要比一般轮圈高,安装轮胎更不容易到位。这也是宝马车轮胎吃胎的原因之一。
轮胎与轮圈之间的气密性与轮胎安装到位是一对矛盾的问题。如果加大轮胎胎唇直径,轮胎虽然能够解决安装不到位问题,但是轮胎与轮圈的气密性就不可靠,(急转弯时轮胎容易从轮圈上脱落),也影响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减少轮胎胎唇的直径,轮胎与轮圈的气密性高了,轮胎安装不到位的问题就凸显。
而导致轮胎安装不到位的主要问题在于在轮胎装配过程中,轮胎胎唇与轮圈之间仍然存有一部分气体未能排出,从而导致轮胎运转时的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胎校正机,有效排出轮胎胎唇与轮圈之间的气体,使轮胎与轮圈完全结合,解决轮胎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轮胎校正机,包括水平的第一壳体及纵向的第二壳体,所述的第一壳体上设置一滚筒,滚筒连接横向的摆杆,摆杆远离滚筒一端铰接在第一壳体上,摆杆下方设置升降气缸,升降气缸输出端与摆杆相连;滚筒上方设置安装在第二壳体上的横向固定杆,固定杆与滚筒轴向相同,滚筒与轮胎相适应,固定杆内端连接驱动装置。
将新安装的轮胎安装在固定杆上,升降气缸推动摆杆使摆杆摆动,摆动带动滚筒上移将轮胎压紧,通过控制升降气缸的作用力来调整作用在轮胎上的压力,轮胎受到滚筒的压力在轮圈上产生变形,随着轮胎的滚动,有效排出轮胎胎唇与轮圈之间的气体,使轮胎与轮圈完全结合,解决轮胎安装不到位的问题。
所述的摆杆设置两根,并分别连接在滚筒两端,对应的升降气缸设置两组,摆杆端部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壳体上,两组摆动杆及升降气缸对称设置在滚筒的两侧,使滚筒能够稳定的上下升降摆动。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蜗轮、蜗杆及传动齿轮,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主动轮,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蜗杆端部的从动轮相连,蜗杆依次连接蜗轮、传动齿轮,固定杆端部与传动齿轮中心相连。
所述的升降气缸的气路装置包括气管,气管入口及出口之间设置至少一条分气管,分气管上设置气压开关及压力阀。
所述的气管入口及出口之间设置并列的三条分气管,第一根分气管上设置第一气压开关、第一压力阀,第二根分气管上设置第二气压开关、第二压力阀,第三根分气管上设置第三气压开关、第三压力阀,根据不同型号轮胎及使用车型设置三级不同压力滚动,使轮胎在轮圈上产生变形,有效排出气体。
所述的固定杆上设有卡盘。
使用时,将新安装的轮胎安装在固定杆上,通过紧固螺母固定,驱动电机将动力依次传递至蜗杆、蜗轮、传动齿轮、固定杆,固定杆带动轮胎转动。升降气缸动作,推动摆杆使摆杆摆动,摆杆带动滚筒上移将轮胎压紧,根据轮胎的型号及使用车型选择不同的气缸压力,滚筒与轮胎接触后,对轮胎产生滚动压力,轮胎受到滚筒的压力在轮圈上产生变形,随着轮胎的滚动,逐步排出轮胎胎唇与轮圈之间的气体,从而使轮胎与轮圈完全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轮胎校正机通过给轮胎相对应的滚动压力,使轮胎胎唇与轮圈之间的气体排出,使轮胎与轮圈结合部位完全紧密,轮胎与轮圈的安装到位率达到95%以上。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杆的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升降气缸的气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作亮,未经毕作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15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