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桥梁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3997.X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5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孙雪伟;曾庆伟;陈李峰;杨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路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桥梁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桥梁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桥梁的发展也相应的加速,为了强化交通的便利性,我国建设的桥梁越来越多,但是桥梁在建设好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桥梁的硬件结构会存在腐蚀和逐渐老化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的检查和修复,这会大大增强行车安全隐患,而且桥梁的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现阶段的桥梁检测手段主要是人工检测,将检测人员通过支架送到桥下进行观察检测,这检测方法精度低,且由于设备的体积比较庞大,会占用行车道,容易造成堵车,而且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且受限于时间和地理位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桥梁检测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实时、自动的采集、存储问题,可实现随时监测桥梁的状况,精度高,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存在的误判等问题,大大增强了桥梁的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不会占用行车道,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只能在晚间进行,白天可以照样进行,大大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桥梁检测设备,包括自由行走的小车、第一水平臂杆、竖直臂杆、第二水平臂杆、传感器检测模块和GPS模块;所述第一水平臂杆的一端安装在自由行走的小车上,第一水平臂杆的另一端与竖直臂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竖直臂杆的下端通过液压回转马达与第二水平臂杆连接;所述传感器检测模块包括均布在第二水平臂杆上的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安装在第二水平臂杆两端的红外传感器,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依次A/D转换器、微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微处理器的数据传输端与GPS模块的数据传输端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与液压回转马达的控制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微处理器、存储器和GPS模块安装在自由行走的小车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为SD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直臂杆为可伸缩臂杆,包括上支撑臂、驱动电机和下支撑臂;上支撑臂的一端与第一水平臂杆的一端连接,其另一端通过驱动 电机与下支撑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安装方向与第二水平臂杆水平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平臂杆上设有滑槽,所述智能桥梁检测设备还包括摄像模块,所述摄像模块包括摄像头、设置在摄像头外部的摄像头套;所述摄像头套滑动安装在第二水平臂杆上的滑槽内,由伺服电机控制运动;所述摄像头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桥梁检测设备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Zigbee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实现与远程控制中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桥梁检测设备还包括多个LED灯;所述LED灯分别安装在对应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实时、自动的采集、存储问题,可实现随时监测桥梁的状况,精度高,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存在的误判等问题,大大增强了桥梁的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不会占用行车道,使得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只能在晚间进行,白天可以照样进行,大大增强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二水平臂杆上设置摄像模块,系统根据激光位移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和GPS信号,判定将摄像头移到指定的位置进行拍摄并存储,这种方式能够在保证拍摄到有用信息的同时,有效减少信息存储量,从而能够减少数据的分析工作量,提高系统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桥墩时,微处理器控制液压回转马达运行,控制第二水平臂杆水平方向逆时针旋转,有效智能地避开撞到桥墩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路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中路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39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支撑斜撑结构
- 下一篇:桥梁自适应横置式抗风抗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