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尾跨音速颤振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4767.5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郭润江;胡志勇;马翔;马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G09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贾萌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音速 模型 | ||
1.一种T尾跨音速颤振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垂尾架(1),由垂尾梁(11)和垂尾肋(12)构成;
平尾架(2),由平尾梁(21)和平尾肋(22)构成;
T尾架,由所述垂尾架(1)以及所述垂尾架(1)顶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平尾架(2)构成,所述T尾架外表面铺设有玻璃钢蒙皮(3),与所述T尾架成型为T尾模型,且所述玻璃钢蒙皮(3)与所述T尾架之间的空隙处还设置有轻质填充泡沫(4);
模型底座(5),固定设置在所述T尾架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尾跨音速颤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尾梁(11)为空心梁,其横截面呈矩形,其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具有两条耳片,耳片沿所述垂尾梁(11)长度方向设置,且同一侧的两条耳片相互平行;
所述垂尾肋(12)包括多根,均匀固定设置在所述垂尾梁(11)两侧的所述耳片上,且所述垂尾肋(1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T尾模型顺风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尾跨音速颤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尾肋(12)根部为盒体结构,盒体宽度不大于所述垂尾梁(11)同一侧的两条耳片之间的距离,且固定设置在所述两条耳片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尾跨音速颤振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尾梁(21)为空心梁,其横截面呈矩形,其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具有两条耳片,耳片沿所述平尾梁(21)长度方向设置,同一侧的两条耳片相互平行;
沿所述平尾梁(21)长度方向从其一端到另一端,其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左右两侧的所述平尾梁(21)均通过横截面较大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垂尾架(1)上,所述平尾梁(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T尾模型顺风方向垂直;
每一侧的所述平尾肋(22)包括多个,每个所述平尾肋(22)中间具有一个通孔,多个所述平尾肋(22)均通过其通孔均匀套设在所述平尾梁(21)上,每个所述平尾肋(22)的通孔的形状与对应连接位置处的所述平尾梁(21)的形状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47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振动故障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内置产品的泄露测试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