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附件自动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39010.5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罗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硕诺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件 自动 焊接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机壳附件自动焊接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等,其机壳附件通常体积较小。针对上述附件的组装和焊接,目前基本采用人工的方式,将需焊接的附件组装到特定的治具内,然后,放入焊接机进行焊接。
然而,由于附件进行组装和焊接时,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上述人工组装,再放入焊接机进行焊接的方式,由于附件体积小,易变形等因素影响,人工组装速度慢、效率低、良率低且受人工因素影响较大,生产的人力成本高。而且,上述人工组装的方式精度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件自动焊接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附件自动焊接设备,其包括:机壳、机架、输送线、转盘机构、机械手、上料机构、焊接机、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输送线、转盘机构、机械手、上料机构、焊接机、以及控制装置集成安装于所述机壳中,所述机壳安装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输送线形成所述附件的输送通道,所述转盘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线围成的区域中,所述机械手沿所述输送线设置,所述上料机构靠近所述转盘结构设置;所述焊接机设置于所述转盘机构的一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工控机以及人机界面,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输送线包括进料流线、来料流线、成品传输流线、以及成品输出流线,所述进料流线、来料流线、成品传输流线、以及成品输出流线沿输送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转盘机构包括第一转盘机构、第二转盘机构、以及旋转机构,所述第一转盘机构与所述第二转盘机构相对设置,所述旋转机构位于所述述第一转盘机构与所述第二转盘机构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第一转盘机构和第二转盘机构通过直驱马达进行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组装机械手、第二组装机械手、以及第三组装机械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上料单元和第二上料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第一上料单元和第二上料单元为弹匣式上料单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附件自动焊接设备还包括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械手和焊接机所在的工位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附件自动焊接设备还包括焊渣处理机构和拆治具机构,所述焊渣处理机构与所述焊接机分布于所述转盘机构的两侧,所述拆治具机构设置于所述转盘机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改进,所述附件自动焊接设备还包括气源三联件和三色灯,所述三色灯设置于所述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实用性强,对于同一类型的产品的焊接均可使用,适用范围广。且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很大程度的节省了人力。并且其操作简单方便,易于维护和运输,使产品的生产及推广更加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中内部结构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附件自动焊接设备100包括:机壳10、机架20、输送线、转盘机构、机械手、上料机构、焊接机70、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机壳10限定所述附件自动焊接设备100的内部安装空间,所述输送线、转盘机构、机械手、上料机构、焊接机70、以及控制装置集成安装于所述机壳10限定的内部安装空间中,所述机壳10安装于所述机架20上,所述机架20对所述机壳10、及其内部结构形成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硕诺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硕诺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39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