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54283.7 | 申请日: | 2015-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良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具体是一种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很多汽车的避震装置,如减震器,在汽车上安装减震器以提高驾乘者的舒适性这一技术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大多数减震器在拉伸或者压缩工作时,只有部分的压力油在缸体、油气混合腔内移动,产生的热量均位于减震器的内部,不易散热,散热效果差,减震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贮油缸、工作缸、活塞杆、底座、活塞、外缸、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阻尼阀、网状盖和弹性体,所述的工作缸设置在贮油缸内,贮油缸设置在外缸内,底座固定在工作缸和贮油缸的底端,外缸的内侧壁与贮油缸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外置通道,贮油缸的内侧壁和工作缸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贮油腔,工作缸内为工作腔,活塞杆的内端设有活塞并位于工作腔内,活塞杆外端伸出工作腔外与外部承重物相连接,活塞上设有若干泄流孔,泄流孔上设有第一单向阀,工作腔底部自下而上设有弹性体和网状盖,弹性体内设有若干导流孔和气孔,工作缸底端与底座之间固连有阻尼阀,阻尼阀与第二单向阀连通,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单向导通的方向相同,且只能使压力油从下腔往上腔流动,阻尼阀与底座之间形成底腔,底腔与贮油腔连通,底腔与外置通道通过导油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流通孔的一端与工作腔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置通道的顶端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针状排气阀与工作腔连通,阀式注油孔与贮油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外缸的底端通过焊接固连有底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散热容易,散热效果好,减震器使用寿命长;减震器的整体结构简单,阻尼阀、弹性体、泄流孔、导流孔等对活塞杆的移动产生阻尼作用,减震器的反应灵敏度高,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汽车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贮油缸;2、工作缸;3、活塞杆;4、底座;5、活塞;6、工作腔;7、外缸;8、流通孔;9、第一单向阀;10、第二单向阀;11、外置通道;12、贮油腔;13、底盖;14、导油孔;15、阻尼阀;16、底腔;17、泄流孔;18、网状盖;19、弹性体;20、导流孔;21、气孔;22、针状排气阀;23、阀式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减震器,包括贮油缸1、工作缸2、活塞杆3、底座4、活塞5、外缸7、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阻尼阀15、网状盖18和弹性体19,所述的工作缸2设置在贮油缸1内,贮油缸1设置在外缸7内,外缸7也是本减震器的外壳,底座4固定在工作缸2和贮油缸1的底端,底座4对工作缸2、贮油缸1起到定位的作用,外缸7的内侧壁与贮油缸1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外置通道11,贮油缸1的内侧壁和工作缸2的外侧壁之间形成贮油腔12,工作缸2内为工作腔6,活塞杆3的内端设有活塞5并位于工作腔6内,外端伸出工作腔6外与外部承重物相连接,活塞5上设有若干泄流孔17,泄流孔17上设有第一单向阀9,工作腔6底部自下而上设有弹性体19和网状盖18,弹性体19内设有若干导流孔20和气孔21,工作缸2底端与底座4之间固连有阻尼阀15,阻尼阀15与第二单向阀10连通,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0单向导通的方向相同,且只能使压力油从下腔往上腔流动,阻尼阀15与底座4之间形成底腔16,底腔16与贮油腔12连通,底腔16与外置通道11通过导油孔14连通,所述的流通孔8的一端与工作腔6的顶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外置通道11的顶端相连通,针状排气阀21与工作腔6连通,阀式注油孔23与贮油腔12连通,外缸7的底端通过焊接固连有底盖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良,未经李华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542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观察摩擦盘磨损程度的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