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71734.8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岳刚;夏伟;谭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凯瑞电动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伍伦辰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车身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意识石油消费的不可持续性,加之与日俱增的环境压力以及可替代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品越来越受人关注。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储能元件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为了便于电池在电动汽车内的设置,目前许多电动汽车的生产厂商都是通过采用将电池放置在电池包中的方式将多个电池整合在一个电池包中,再将电池包安装到电动汽车上为电动汽车供电。
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包大多布置于车内的座椅底部,前后舱或汽车底部。放在座椅底部不利于电池包的维修,同时大量的高压电池组布置在座位底部也会造成乘员的心理负担。布置在前后舱会使前轴或者后轴的负载较高,造成前后轴荷分布不均。布置在汽车底部可以使整车的重心降低,提高汽车的平稳性,同时底部有利于布置一个整体的电池包,有利于电池包的安装维修,底部布置的电池包往往厚度较薄,有利于电池包的散热。但是,由于不同车型的底部纵梁安装孔位的不同,设计的电池包往往只针对一款车型,使得电池包的适用性低,电池包的生产不易实现批量化,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电池包的适用性,降低电池包的生产成本的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汽车底部的左右两侧的纵梁,水平设置在汽车底部整体呈板状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的整体轮廓与所述纵梁相匹配;所述电池包两侧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若干L型连接支架,所述L型连接支架的两个面上均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L型连接支架通过穿过L型连接支架上的通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电池包两侧设置的第一螺纹孔,且L型连接支架上垂直于电池包侧面的面处于水平状态;所述L型连接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梁上。
安装时,先将L型连接支架预固定在汽车底部纵梁预留的螺纹孔上,使L型连接支架的另一边向下设置,然后通过升降平台将电池包置于汽车底部纵梁中间,将L型连接支架上的通孔与相近的电池包两侧设置的第一螺纹孔正对,然后通过螺栓将两者固定连接,紧固所有的连接螺栓,移走升降平台,完成电池包的安装。这样,通过在电池包两侧设置若干螺纹孔,并用L型连接支架进行安装的连接结构,可以使电池包可针对与不同的汽车底盘纵梁安装点进行调整安装,提高了电池包的适用性,有利于电池包的大批量生产,降低电池包的生产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电池包沿汽车前后方向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宽度小于中段的宽度,所述中段的宽度小于后段的宽度。由于汽车底部的纵梁整体呈一个八字型设置,将电池包分为由窄到宽的三段设置,可以使电池包的外形更好的与纵梁相匹配。另外,这样设置由于增加了两个棱边,使得电池包整体的强度有所增加。
作为优化,所述电池包的两侧固定设置有若干U型连接板,所述U型连接板的开口侧贴合所述电池包,所述第一螺纹孔设置在所述U型连接板远离电池包的一侧上。
设计时,为减轻电池包的重量,电池包的外壳厚度较薄,若直接设置螺纹孔,只能设置通孔,不利于电池包的密封。采用将U型连接板固定在电池包的两侧,然后在U型连接板的底部设置螺纹孔,可以设置螺纹孔的情况下保证电池包的密封性,同时不增加太多重量。另外,在电池包的两侧固定设置U型连接板,增强了电池包两侧的强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池包包括下箱体以及整体覆盖并固定安装在下箱体上的电池包盖板,所述下箱体内部的底面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撞梁。这样当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防撞钢梁能有效的抵御车辆受到的冲击力,减轻电池包内部电池受到的冲击力,提高电池包整体使用安全性。
作为优化,所述防撞梁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防撞梁上并排设置有若干呈长方体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两端底部均向外延伸有一个支耳,所述支耳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撞梁上的螺纹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电池模组通过穿过所述支耳上通孔的螺栓固定于所述防撞梁上的螺纹孔。这样,在防撞梁上设置螺纹孔,有利于电池模组的安装。同时也可以安装其他内部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凯瑞电动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力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凯瑞电动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71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三离合自动变速器的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 下一篇:便携式轿车遮雨遮阳收缩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