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气压发动机专用真空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0425.9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洪涛 |
主分类号: | F04C18/344 | 分类号: | F04C18/344;F04C25/02;F04C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压 发动机 专用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大气压发动机专用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实现抽真空的主要设备,例如大气压发动机用的真空泵。现有的大气压发动机用的真空泵主要由定子、转子、轴承、转子叶片、进气管、排气管和润滑系统构成,转子与定子内壁之间具有一个弧形腔。工作时,依靠发动机转轴带动轴承转动,从而使转子转动,并带动转子叶片转动,转子叶片转动时,弧形腔中由相邻转子叶片形成的各个腔室的容积会发生变化,其中,弧形腔靠近进气管处的部分容积增大,形成负压,将外部空气吸入,然后经过压缩,气压增大,最后由排气管排出,如此便完成了抽气的过程,润滑系统在其中提供润滑油,起到了润滑的作用。
虽然真空泵依靠吸气-压缩-排气的方式完成了抽真空的过程,但是由于结构、特别是润滑系统设计不合理,因而其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就是转子叶片转动时与定子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不仅严重影响了转子的转动效率,增加了能耗,而且容易使真空泵整体振颤,影响了其功能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压发动机专用真空泵,主要解决现有的真空泵存在转子和转子叶片转动效率低、能耗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气压发动机专用真空泵,包括定子、空心轴承、进气管、排气管、转子和至少为三个的转子叶片;所述空心轴承与转子连接,并且二者轴心重合;所述转子与定子内壁之间形成一弧形腔,所有的转子叶片一端均紧贴定子内壁,并且装配在转子上,同时,所有的转子叶片还将弧形腔分割成至少三个腔室;所述进气管与弧形腔一端连通,所述排气管与弧形腔另一端连通;还包括套在空心轴承外部的密封轴,设置在密封轴上、且同时与空心轴承和所有转子叶片均连通的第一油槽,与第一油槽连通并在转子中呈放射状分布的润滑槽,与弧形腔连为一体、并位于排气管下方的回压腔,与该回压腔连通的第一单向阀,设置在转子叶片紧贴定子内壁一端的叶片底部密封胶垫,以及与该第一单向阀连接并用于向第一油槽提供润滑油的循环润滑系统;所有转子叶片内部均设有与第一油槽连通、并延伸至转子叶片紧贴定子内壁一端的第二油槽。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第二单向阀。
具体地说,所述循环润滑系统包括与第一单向阀连接的增压油箱,与该增压油箱连接的润滑油压力加注管,内置在增压油箱中的活塞,一端与该活塞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增压油箱内壁上的弹簧,以及同时与增压油箱和空心轴承连通的进油通道。
具体地说,所述进油通道包括与一端增压油箱连通的供油管,套在空心轴承后部的旋转密封胶圈,以及设置在该旋转密封胶圈中、且与供油管另一端连通的中心供油管;所述中心供油管通过油液孔与空心轴承内部连通。
再进一步地,所述油液孔的切面长度小于中心供油管管口的长度。
为实现油液的净化,所述供油管上设有滤网。
更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压力加注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更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压力加注管管口还设有塑料塞。
为方便查看活塞的位移量,所述增压油箱外部靠近活塞处还设有可视化窗口,该可视化窗口中设有压力刻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油箱上还设有泄污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质量轻便、操作便捷。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循环润滑系统、油槽、叶片底部密封胶垫、润滑槽和回压腔,从而以增压的方式实现润滑油的循环,从而使转子叶片与定子内壁、转子与定子内壁之间得到绝佳的润滑效果,如此一来,便极大地减小了各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了转子和转子叶片的转速及工作效率,增大了抽气的排量,并减小了能耗,降低了真空泵工作时的振颤度,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单向阀和滤网,单向阀可以保证气体与油液的正常通入和排出,避免发生回流,而滤网则可以对油液进行过滤,实现对油液的净化,避免杂质进入到油槽中,增大摩擦阻力。
(4)本实用新型利用弹簧复位推动活塞的方式将增压油箱中的油液压入到油槽和润滑槽中,然后再依靠转子叶片、回压腔和第一单向阀将油液压回至增压油箱,从而实现了油液的循环,该种方式设计简单,实用性强、易于实现,而利用可视化窗口和压力刻度,则可方便对活塞位移量和油压的观察,以便实时补充油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洪涛,未经杜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04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18-00 专门适用于弹性流体的旋转活塞式泵
F04C18-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一元件都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08 .相互啮合式的,即具有与齿轮传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4C18-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一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18-24 .反向啮合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18-30 .具有F04C 18/02,F04C 18/08,F04C 18/22,F04C 18/24,F04C 18/48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这些组中的某一组所包含的特征,还具有配合元件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