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保持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0974.6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5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升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泰德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44 | 分类号: | F16C33/4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王静毅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保持架,具体的讲是一种合成树脂制浪形球轴承保持架。
背景技术
轴承保持架是轴承中承受各种复杂应力的动态摩擦磨损零件,钢制保持架存在质量大,钢和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钢球和保持架摩擦大的缺点;摩擦小且密度低、质量轻的合成树脂制保持架存在强度较低的缺点。一般的讲,浪形保持架比冠形保持架耐磨,更适于高转速的场合应用,冠形保持架多应用在承受力量较小、转速较低的工作环境,因此,合成树脂制保持架多是冠形保持架。使用合成树脂制作浪形保持架,充分发挥浪形保持架和合成树脂制保持架的优点是业内的工作方向。现有合成树脂制浪形保持架是依靠兜孔上加工出的圆筒面来克服高速状态下保持架异常发热、磨损现象的,其缺点是兜孔的凹部形状复杂,对于树脂材料而言,实现该凹部形状需要复杂的设计和模具结构,实施起来相当困难,复杂的结构容易出现加工、装配误差,进而影响到兜孔与球的配合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合成树脂制保持器的兜孔形状复杂,实施困难,容易出现加工、装配误差,影响到兜孔与球配合精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于高速状态工作的合成树脂制浪形球轴承保持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保持架,包括波浪状环形体A和波浪状环形体B,波浪状环形体A和波浪状环形体B连接组成的保持架是合成树脂制浪形球轴承保持架,两个波浪状环形体上的凹部相对形成兜孔;以分离兜孔波浪状环形体A与波浪状环形体B的平面为轴向平面,以平分波浪状环形体并与保持架的周向平行的平面为径向平面,径向平面上连接兜孔最突出两点的直线方向为径向,径向平面与轴向平面的交线为轴向,凹部内表面是凹形球面,凹形球面的半径SR1大于球的半径SR,球的球心和凹形球面的球心在径向上,球的球心在径向与轴向的交点上,凹形球面的球心向远离凹形球面方向偏置距离h,SR1-SR-h大于0。
轴向平面将保持架的波浪状环形体A的凹形球面与波浪状环形体B的凹形球面隔开,径向平面等分波浪状环形体并与保持架的周向平行,轴向平面与径向平面相互垂直,轴向与保持架的周向一致,径向与轴向垂直相交。凹形球面的半径SR1大于球的半径SR,凹形球面的球心与球的球心偏置一段距离h,凹形球面的球心偏置方向为离开肩部的方向,或者说凹形球面的球心从球的球心沿径向延伸到兜孔的另一个凹形球面的空间里。径向上,波浪状环形体与球的间隙n为SR1-SR-h,n大于0。偏置距离h使凹部内表面在径向方向缩小,轴向方向相比之下尺寸变化较小,从而形成橄榄球状的结构。凹形球面与球在径向上的距离小,可以限制波浪状环形体与球在径向方向相互串动,波浪状环形体与球在轴向上的距离较大,增大润滑脂的储存量,降低摩擦,减少磨损和噪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合成树脂制浪形保持架的设计理念不同,现有合成树脂制浪形保持架的球与兜孔之间是面接触,以圆筒面与球之间形成的空间避免异常发热、磨损的,而本实用新型的凹形球面不与球直接接触,即使接触也是点接触,所以在高速状态下,无论是由于离心力使凹形球面向外侧移动,还是扩径变形,对球与凹部内表面之间摩擦力的影响极小,不会发生异常发热、磨损。由于存在偏置距离,凹形球面的半径必须大于球的半径,形成的兜孔才能容纳球,偏置距离使凹部内表面会形成理想的半球形,两个波浪状环形体组合后相对的凹部内表面组合形成一个橄榄球状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合成树脂制浪形轴承保持架结构简单,容易加工、装配误差小,适于高速状态工作。
合成树脂制浪形球轴承保持架的树脂材料是聚酰胺尼龙PA66、尼龙PA46或聚苯硫醚PPS;或者是使用玻璃纤维或碳纤维进行加强后的聚酰胺尼龙PA66、尼龙PA46或聚苯硫醚PPS。
凹形球面的半径SR1与球的半径SR的比值为1.08~1.20。SR1/SR小于1.08,容易卡球,球运动不灵活,摩擦大,磨损严重,SR1/SR大于1.20,球与凹形球面之间间隙过大,容易碰撞形成噪音,对保持架产生冲击应力,使旋转中的保持架串动,增加摩擦力矩。
凹形球面的半径SR1与球的半径SR的比值为1.12~1.18。1.12~1.18是优选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泰德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泰德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0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