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共汽车细水雾水基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1545.7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7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敏;刘文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志敏;刘文革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300 陕西省宝鸡市陈***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共汽车 水雾 灭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共汽车细水雾水基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汽车(巴士)发生火灾时,燃烧初期是一个相对比较密闭的空间,但一旦开启车门或采取破窗方式逃生,密闭空间环境就会立刻消失,所以在选取灭火方式时必须考虑其适应性。
目前灭火保护系统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有水喷淋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和气溶胶灭火系统等。
气体灭火系统中的七氟丙烷、IG541灭火系统只适应于密闭空间的火灾扑灭,在汽车(巴士)灭火防护中如采用以上系统只要车门一开或车窗一破,就丧失了其灭火条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既可适应密闭空间灭火,也可以用于局部保护灭火。但二氧化碳灭火在狭小空间局部灭火会造成人员冻伤并造成人员窒息伤亡,因此在大巴乘坐区间灭火防护中气体灭火系统均不能采用。干粉灭火系统由于其灭火剂对人体有腐蚀伤害,同时干粉一旦喷射又会产生粉雾阻挡人员的视线,加剧公共巴士乘员的恐惧,不利于逃生,因此不可取。另外,车厢中如满座或者超员时,疏散时间相对较长,灭火喷剂不一定能准确到达点火源点,容易造成火灾蔓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共汽车细水雾水基灭火系统,该系统灭火方案:(1)在公共汽车(巴士)发动机舱采用气溶胶灭火剂,以防止公共汽车(巴士)的自燃;(2)在车顶部安装喷射雾状水基型阻燃液。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均匀喷射到乘客的头部和衣服上,预防火灾蔓延时对人体的伤害,减少人员逃生时身体表面衣物、毛发着火时紧张慌乱以便于疏散;(3)在公共汽车(巴士)座位下部喷射细水雾泡沫,此灭火系统可以对人为制造的易燃液体(汽油、酒精等)在车厢地板流淌时进行扑灭。不论公共汽车(巴士)人员满员、还是非满员,细水雾泡沫喷出都可以有效覆盖,同时灭火泡沫消失后又能重新恢复到水滴或水流状,可以在车厢地板流淌,即可以阻挡火势蔓延,也可覆盖灭火,三合一组合灭火系统具备逃生救援和灭火的双重功能,而且此灭火系统适应敞开空间的灭火,在车辆开门和多个窗口被打开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灭火功效。另外,该系统采用的气溶胶灭火剂、阻燃剂、泡沫液均为环保、无污染制剂,对人体无伤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公共汽车细水雾水基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驾驶员处的储存氮气的氮气启动瓶1和设置在车厢内的多个储存灭火剂的灭火剂钢瓶2,灭火剂钢瓶2上配置有钢瓶释放阀和雾化喷头,氮气启动瓶1与钢瓶释放阀之间通过启动气路管4连接且在启动气路管4上有调压阀5。
所述灭火剂钢瓶2的雾化喷头包括设置在乘客座位下的鸭嘴雾化喷头6和设置在车厢顶部的离心雾化喷头7。
所述离心雾化喷头7的一端为用于同灭火剂钢瓶2连接的接头一71,接头71与旋转底座72连接,旋转底座72与旋转壳73连接,离心雾化喷头7的另一端为喷射嘴74,离心雾化喷头7中内置离心片75;所述鸭嘴雾化喷头6鸭嘴雾化喷头6的主体为带弧度的扁平腔体61,扁平腔体61的上端设置用于同灭火剂钢瓶2连接的接头二62,下端为喷射口且在喷射口设置有防尘堵63。
所述氮气启动瓶1由并联的主启动瓶101和辅启动瓶102组成,所述辅启动瓶102的出口管路上设置有低泄高封阀8。
所述氮气启动瓶1通过启动气路管4连接设置在车窗位置的气动击碎锤11,气动击碎锤11带尖钢头的气动装置,尖钢头与活塞配合,启动气路管4向活塞施加推力,使尖钢头击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发动机舱的发动机舱灭火系统,所述发动机舱灭火系统包括带盖板12的壳体13,所述盖板12带有若干喷放口,壳体13内底部设置有下橡胶垫14,壳体13中有内胆15,内胆15设置在下橡胶垫14上,壳体13的内侧壁与内胆15的外侧壁直接设置有侧橡胶垫16,内胆15中设置有横向的波纹网17,波纹网17下方为配有点火线18的灭火剂,波纹网17上方为冷却剂,盖板12上配置有插头19,热敏导线20穿过插头19与点火线18连接。
所述灭火剂钢瓶2带L型吸液管,采用卧式安装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志敏;刘文革,未经于志敏;刘文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1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