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降噪芯片的外围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47262.X | 申请日: | 2015-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3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起;曹新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4 | 分类号: | H04R3/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芯片 外围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降噪芯片的外围电路。
背景技术
降噪耳机是采用电子降噪技术,可以营造局部安静的听觉环境,在嘈杂的环境中达到清晰、高质的听觉享受,前馈降噪耳机是该降噪耳机中的一种,前馈降噪耳机的降噪电路均已分立元件或使用专用降噪芯片配合外部的电路实现降噪的功能。
其中,该前馈降噪耳机的降噪电路采用上述分立元件或使用专用降噪芯片配合外部的电路实现降噪的方式,存在整体降噪频宽范围较窄的情形,其降噪频宽大概在100HZ至500HZ,其无法实现较宽频段范围的降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降噪芯片的外围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前馈降噪耳机的降噪电路采用上述分立元件或使用专用降噪芯片配合外部的电路实现降噪的方式,存在整体降噪频宽范围较窄的情形,其降噪频宽大概在100HZ至500HZ,其无法实现较宽频段范围的降噪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机降噪芯片的外围电路,所述耳机降噪芯片的外围电路包括与耳机降噪芯片的连接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通过电阻R1与陷波器输入端电路连接,所述陷波器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有带宽增益电路,所述带宽增益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其中:
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电阻R1之间设有第一电流节点,所述第一电流节点与所述陷波器之间设有电容C1;
所述陷波器与所述带宽增益电路之间设有与所述电阻R2并联的高架电路;
所述电阻R3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设有第二电流节点,所述第二电流节点与所述带宽增益电路之间设有补偿电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陷波器与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连接的电阻R4和电阻R5,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依次串接,所述电阻R1与所述电阻R4之间设有第三电流节点,所述电阻R5与所述电阻R2之间设有第四电流节点,所述第三电流节点与所述第四电流节点之间设有电容C2和电容C3,其中,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串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设有第五电流节点,所述第五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设有电容C4和电阻R6,所述电容C4和电阻R6串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电容C2和电容C3之间设有第六电流节点,所述第六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设有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电流节点与所述电阻R4之间设有第七电流节点,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七电流节点。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四电流节点与所述电阻R5之间设有第八电流节点。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高架电路包括电阻R8和电容C5,所述电阻R8和电容C5串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流节点,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带宽增益电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电容C6和电容C7,所述电容C6和电容C7串接,所述电容C6和电容C7之间设有第九电流节点,第九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设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带宽增益电路包括电阻R10和电阻R11,所述电阻R10和电阻R11串接,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阻R10之间设有第十电流节点,所述电阻R11与所述电阻R3之间设有第十一电流节点,其中,所述第十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连接至所述耳机降噪芯片的反向器的IOP1L端,所述第十一电流节点引出的线路连接至所述耳机降噪芯片的反向器的QOP1L端;
所述电容C5与所述第十电流节点之间设有第十二电流节点,所述第十一电流节点与所述电容C6之间设有第十三电流节点,所述第十二电流节点与所述第十三电流节点之间依次串联的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电容C9与所述第十三电流节点15之间还设电阻R13;
所述电阻R10与电阻R11之间设有第十四电流节点,所述电容C8和电容C9之间设有第十五电流节点,所述第十四电流节点与所述第十五电流节点线路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电流节点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设有电阻R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472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壁光滑的耐磨拉线管
- 下一篇:一种耐磨拉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