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作动同步器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60112.2 | 申请日: | 201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8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宽宽;王宇明;杨庆;王振锁;殷孝龙;李淑英;邹绵意;王治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40 | 分类号: | F16H61/40;F16H61/40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作动 同步器 执行机构 | ||
1.一种液作动同步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磁阀(31)、第二电磁阀(32)、第四机械阀(24)、第五机械阀(25)、第六机械阀(26)、第七机械阀(27);
第一电磁阀(31),其入口接主油压管路,其出口接第五机械阀(25)的左入口;
第二电磁阀(32),其入口接主油压管路,其出口接第四机械阀(24)的右入口;
所述第七机械阀(27),其出口接所述第五机械阀(25)的右入口,其右入口接所述第四机械阀(24)的出口;
所述第六机械阀(26),其出口接所述第四机械阀(24)的左入口,其右入口接所述第五机械阀(25)的出口;
所述第七机械阀(27),其出口油压随其右入口的油压的变大而变大;
所述第六机械阀(26),其出口油压随其右入口的油压的变大而变大;
所述第四机械阀(24)的出口,用于接到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右侧;
所述第五机械阀(25)的出口,用于接到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左侧;
第四机械阀(24),比较其左入口和右入口的油压并选择油压较大者连通到其出口;
第五机械阀(25),比较其左入口和右入口的油压并选择油压较大者连通到其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作动同步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七机械阀(27),其左入口接主油压管路;
所述第六机械阀(26),其左入口接主油压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作动同步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作动同步器执行机构,还包括第一机械阀(21)、第二机械阀(22)、第三机械阀(23)、第一开关阀(11)、第二开关阀(12);
所述第三机械阀(23),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左一出口、右一出口、左二出口、右二出口;
所述第二机械阀(22),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左一出口、右一出口、左二出口、右二出口;
所述第一机械阀(21),设置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左一出口、右一出口、左二出口、右二出口;
所述第三机械阀(23)的左一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第一入口;
所述第三机械阀(23)的右一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第二入口;
所述第三机械阀(23)的左二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二机械阀(22)的第一入口;
所述第三机械阀(23)的右二出口,连通至所述第二机械阀(22)的第二入口;
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左一出口,连通到拨叉1/3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左侧;
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右一出口,连通到拨叉1/3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右侧;
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左二出口,连通到拨叉2/4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左侧;
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右二出口,连通到拨叉2/4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右侧;
所述第二机械阀(22)的左一出口,连通到拨叉5/7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左侧;
所述第二机械阀(22)的右一出口,连通到拨叉5/7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右侧;
所述第二机械阀(22)的左二出口,连通到拨叉6/R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左侧;
所述第一机械阀(22)的右二出口,连通到拨叉6/R的拨叉作动油腔内活塞右侧;
所述第一开关阀(11),在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三机械阀(23)的第一入口连通到左一出口,以及第二入口连通到右一出口;在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三机械阀(23)的第一入口连通到左二出口,以及第二入口连通到右二出口;
所述第二开关阀(12),在第一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第一入口连通到左一出口,以及第二入口连通到右一出口,控制所述第二机械阀(22)的第一入口连通到左一出口,以及第二入口连通到右一出口;在第二状态时,控制所述第一机械阀(21)的第一入口连通到左二出口,以及第二入口连通到右二出口,控制所述第二机械阀(22)的第一入口连通到左二出口,以及第二入口连通到右二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601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