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TE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4541.3 | 申请日: | 2015-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6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茂盛;杨云罡;周洲;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健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te 宽带 极化 智能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尤其涉及一种LTE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振子。
背景技术
LTE(longtermevolution)是3G通信的长期演进,是4G的全球标准,是未来通信发展的一种趋势,它改进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具有高数据传输率、分组传送、低延迟,覆盖广和向下兼容等优点,为满足移动通信的发展需要,LTE双极化基站天线的开发是当前基站天线研发的重点,而作为组成LTE天线阵的基本单元LTE双极化振子的开发和优化更是重中之重。
现有的LTE双极化振子的高度较高(≥40mm),极化隔离度只有-20dB,交叉极化比为18dB,因此在性能上还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LTE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振子。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TE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振子,包括印制电路板、巴伦支座和反射板;
所述印制电路板正面印制有四个振子辐射单元;四个所述振子辐射单元以巴伦支座为中心环绕排布成一个平面;相邻所述振子辐射单元间有间隙,所述间隙处分布有锯齿状微带线;所述印制电路板和所述反射板固定在位于其二者之间的巴伦支座上。
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振子辐射单元的末端均焊接有一个对地导流空心铜铆钉。
优选的,所述振子辐射单元为外侧顶端有倒角的梯形状辐射单元,所述振子辐射单元采用微带板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印制电路板所采用的介质板是由介电常数为4.0-4.6,厚度为0.8-1mm的PCB板制作而成。
优选的,对角的所述振子辐射单元通过电连接形成一对偶极子,相邻所述振子辐射单元以所述锯齿状微带线的延长线交点为中心,呈90°等角偏置。
优选的,所述偶极子采用同轴电缆直流馈电,两馈电带的一端各有一馈电孔;
所述巴伦支座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两支撑柱及位于两支撑柱顶端的凸起的两定位销,所述底座上有两个电缆孔,两所述定位销嵌入远离所述馈电孔的两所述振子辐射单元对应部分的印制电路板上的插孔内,并与两所述振子辐射单元焊接,同轴电缆穿过所述电缆孔,同轴电缆外导体在电缆孔处焊接固定,电缆芯线穿过馈电孔并与馈电带焊接。
优选的,所述馈电孔紧邻的振子辐射单元对应的印制电路板上设置有紧邻所述馈电孔的金属过孔,所述振子辐射单元通过所述金属过孔与印制电路板背面印制的短接层连接,所述同轴电缆外导体还与印制电路板背面的短接层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巴伦支座为压铸一体成型的实心对称结构,并镀有镀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天线振子辐射单元印刷在电路板上,使天线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使振子加工的一致性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相邻辐射单元间有间隙,并有锯齿状微带线交错,使得单元性能更加稳定,进一步改善了极化之间的隔离度与交叉极化比,使得天线抗干扰能力得到了加强;由于单元高度降低,整体高度变小,天线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巴伦支座立体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印制电路板1,巴伦支座2,振子辐射单元3,锯齿状微带线4,对地导流空心铜铆钉5,底座21,支撑柱22,定位销23,馈电孔100,电缆孔101,金属过孔1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LTE超宽带双极化智能天线振子,包括印制电路板1、巴伦支座2和反射板;
所述印制电路板1正面印制有四个振子辐射单元3;四个所述振子辐射单元3以巴伦支座2为中心环绕排布成一个平面;相邻所述振子辐射单元3间有间隙,所述间隙处分布有锯齿状微带线4;所述印制电路板1和所述反射板固定在位于其二者之间的巴伦支座2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锯齿状微带线4,使得各个辐射面更加均匀和稳定,进一步改善了极化之间的隔离度与交叉极化比,单元的两个极化的隔离度≤-35dB,使得两个极化间的抗干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交叉极化比≥25dB。
在此说明,所述反射板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不属于本发明的发明点,因此在图中未画出。
在此说明整个天线振子的高度为30mm,在此频率范围内本高度可以实现性能最优。
优选的,在每个所述振子辐射单元3的末端均焊接有一个对地导流空心铜铆钉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健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健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4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FPGA的可变波特率串行通讯接口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电流开关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