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88899.3 | 申请日: | 2015-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7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梁;于东盛;范春梅;李有为;唐世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范严生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结构 | ||
1.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包括至少一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侧边并列设置有与之相隔离的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且在该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与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两端分别设置有共用配水渠(6),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至少一人工湿地区(3)通过该共用配水渠(6)相连通且形成具有单向连续的水流方向,其中,该人工湿地区(3)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的宽度沿所述水流方向逐渐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沿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向人工湿地区(3)方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6)的宽度等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的出口宽度与所述人工湿地区(3)的入口宽度总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沿所述人工湿地区(3)向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方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6)的宽度等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的入口宽度与所述人工湿地区(3)的出口宽度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方向沿相邻所述人工湿地区(3)单向设置,所述共用配水渠(6)的宽度等于上游所述人工湿地区(3)的出口宽度和下游所述人工湿地区(3)的入口宽度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用配水渠(6)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人工湿地区(3)的水流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抑堵人工湿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区或植物塘区(1)、人工湿地区(3)呈直角梯形形状或等腰梯形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三峡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8889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型开口型拉链链齿分段裁切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