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6187.6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宝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肢 人群 康复 行走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肢肢障人们医疗康复或者日常行走的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某些原因,有些人下肢出现肢障,不能自行走动,尤其是上下台阶很不方便,为了康复和日常行走,这些人需要使用一些辅助器械,目前的辅助器械大多为轮椅和拐杖,采用轮椅时,人们需要双手驱动车轮进行行走,或者通过控制电动设备实现电力驱动车轮进行行走,缺乏对下肢的康复;采用拐杖时,由于支撑面较小,主要由腋下承担使用者全部重量,对腋下的压力较大,并且需要双手控制行走,基本限制了使用者双手的其它功能,这样,使用者在需要用双手做其它事情时,显得极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运动灵活、安全性好且容易操控的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含有两个侧支架,每一所述侧支架均包括一个下支撑转动杆和一个上支撑转动杆,并且,所述上支撑转动杆的下端与所述下支撑转动杆的上端转动式连接,每一所述下支撑转动杆的下端通过万向节与底板连接,每一所述底板上均分别设置一只鞋子,每一所述上支撑转动杆的上端与一个固定板转动式连接,每一所述侧支架的所述下支撑转动杆和上支撑转动杆之间设置有下部转动驱动机构,每一所述侧支架的所述固定板和上支撑转动杆之间设置有上部转动驱动机构,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与固定靠背的两侧连接,所述上部转动驱动机构和下部转动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上部转动驱动机构和下部转动驱动机构分别为上电动推杆和下电动推杆,所述下电动推杆的推杆下端与固定在所述下支撑转动杆上的下固定卡转动式连接,所述下电动推杆的壳体上端与固定在所述上支撑转动杆上的上固定卡转动式连接;所述上电动推杆的推杆下端与固定在所述上支撑转动杆上的下固定卡转动式连接,所述上电动推杆的壳体上端与所述固定板转动式连接。
所述下固定卡和上固定卡均套装在所述下支撑转动杆或上支撑转动杆上,并且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所述固定靠背包括靠背和系带,所述系带为系绳或尼龙搭扣带。所述下支撑转动杆和上支撑转动杆为实心杆体或空心管体,由不锈钢材料、铝合金材料制成或高强度塑料制成;所述控制器的电器元件和电池固定在所述固定靠背的背面,所述控制器的操控部件由人体手动操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使上下两个支撑转动杆交替运动,从而实现行走的功能,特别能够上下台阶,大大方便肢障人群。
2、本实用新型固定靠背分别与人体腰部和背部固定连接,连接牢固,便于操控支撑转动杆,使人体腿部和腰部成为一个整体。
3、本实用新型下支撑转动杆和底板之间设置有万向节,能够实现多方位转动,使行走更加灵活,另外,上下支撑转动杆可以采用管材,以降低重量。
4、本实用新型固定靠背设置有系带或尼龙搭扣,便于和人体固定,并且,腿部和下支撑转动杆之间可以设置固定带,提高连接的牢固性。
5、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运动灵活、安全性好且容易操控,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底板,2-万向节,3-鞋子,4-下支撑转动杆,5-下固定卡,6-上支撑转动杆,7-下电动推杆,8-上固定卡,9-固定靠背,10-固定板,11-上电动推杆。
下肢肢障人群康复行走助力装置含有两个侧支架,其中:每一侧支架均包括一个下支撑转动杆4和一个上支撑转动杆6,并且,上支撑转动杆6的下端与下支撑转动杆4的上端转动式连接,每一下支撑转动杆4的下端通过万向节2与底板1连接,每一底板1上均分别设置一只鞋子3,每一上支撑转动杆6的上端与一个固定板10转动式连接,每一侧支架的下支撑转动杆4和上支撑转动杆6之间设置有下部转动驱动机构,每一侧支架的固定板10和上支撑转动杆6之间设置有上部转动驱动机构,两个固定板10分别与固定靠背9的两侧连接,上部转动驱动机构和下部转动驱动机构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宝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宝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6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