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7969.1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聂权;胡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绳索 疲劳 智能 检测 装置 | ||
1.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绳索检测入口装置(1),该绳索检测入口装置(1)中设置有供绳索穿过的绳索滑道(10);
信号发射模块(2),其安装于绳索检测入口装置(1)中,并显露于绳索滑道(10)内壁;
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2)适配的信号接收模块(3),其以与信号发射模块(2)对称装配的方式安装于绳索检测入口装置(1)中,并显露于绳索滑道(10)内壁;
报警模块(4),其安装于绳索检测入口装置(1)中;
MCU控制模块(5),其安装于绳索检测入口装置(1)中,并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2)、信号接收模块(3)及报警模块(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绳索检测入口装置(1)包括相互配合的底壳(11)及上壳(12),该底壳(11)及上壳(12)相对的面分别形成有第一、第二滑槽(111、112),该底壳(11)及上壳(12)对接后,该第一、第二滑槽(111、112)组合形成所述的绳索滑道(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模块(2)设置于上壳(12)中,且该信号发射模块(2)显露于上壳(12)的第一滑槽(111)中;所述信号接收模块(3)设置于底壳(11)中,且该信号发射模块(2)显露于底壳(11)的第二滑槽(112)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发射模块(2)包括一红外发光二极管DS1、连接于红外发光二极管DS1两端的MOS管Q2和限流电阻R4,该限流电阻R4连接电源VCC,该MOS管Q2的栅极通过一限流电阻R3与所述MCU控制模块(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接收模块(3)包括一光敏晶体管Q1、与光敏晶体管Q1连接的运算放大器U3A以及连接于运算放大器U3A周边的电阻R7、电阻R12、电阻R11和可调电阻RP10,该运算放大器U3A还通过一耦合电容C8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模块(4)包括喇叭LS1以及与该喇叭LS1连接的MOS管Q3,该MOS管Q3的栅极通过一限流电阻R6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MCU控制模块(5)包括一MCU芯片U1以及设置于MCU芯片U1周边的外部时钟电路(51)和上电复位电路(52),该MCU芯片U1中具有检测信号发送端口、检测信号接收端口以及报警信号发送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绳索疲劳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模块(5)还连接有电源模块(6),该电源模块(6)包括一电压差稳压芯片U2以及与电压差稳压芯片U2输入端连接的电容C2、电容C3和与电压差稳压芯片U2输出端连接的电容C4、电容C5,其中,该电容C3、电容C5均为高频滤波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79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设备的温度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数字编码遥控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