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98455.8 | 申请日: | 201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8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袁秋萍;尹炳龙;周正礼;曹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H3/08 | 分类号: | B65H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2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输送 薄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薄板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薄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提升高度后进行输送,但是,现有的输送装置会使得薄板输送过程中易于变形,导致了不良品的产生,无法对薄板进行后续的加工,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大量的不良品产生,不仅会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更会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板材提升装置[申请号:201220439351.9],包括伸缩主体、脚架、托板框架、绳和绞盘;伸缩主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套接、横截面积依次减小的第一柱、第二柱和第三柱;第一柱下端与脚架相连,靠近中部的位置固定有绞盘,靠近上端位置固定有第一滑轮,与第一滑轮对应的位置开有容绳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二柱下端设置有第二滑轮,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有第三滑轮,与第三滑轮对应的位置开有容绳穿过的第三通孔;第二柱下端和第二滑轮均处于第一臂内部;第三柱顶端通过托头与托板框架相连,其下端处于第二柱内部;绳第一端卷绕在绞盘上,第二端依次通过第一滑轮、第一通孔、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三通孔与第三柱的下端相连。
上述方案虽然能用于提升板材,但是仍然存在着设计不够合理,输送效率较差,输送稳定性较差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输送稳定,能防止薄板损坏的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固定在顶部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的第一铰接座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提升气缸安装架,所述的提升气缸安装架上端和第一铰接座铰接相连,所述的提升气缸安装架内安装有提升气缸,提升气缸的提升活塞杆穿设提升气缸安装架下端,所述的提升活塞杆下端设置有板材吸盘,所述的板材吸盘上连接有抽负压机构,所述的提升气缸安装架一侧设有能够驱动提升气缸安装架水平摆动的摆动驱动气缸,所述的摆动驱动气缸的摆动驱动活塞杆和提升气缸安装架侧部铰接相连,摆动驱动气缸的尾部和第二铰接座铰接相连,所述的板材吸盘下方设有板材架,所述的板材吸盘远离摆动驱动气缸的一侧设有板材输送带,所述的板材架的水平位置低于板材输送带的水平位置。
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中,所述的抽负压机构包括真空泵,所述的真空泵设置在提升气缸安装架上,所述的真空泵通过抽负压管和板材吸盘相连。
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中,所述的提升气缸安装架侧部设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的第三铰接座和提升气缸安装架固连,所述的摆动驱动活塞杆外端和第三铰接座铰接相连。
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中,所述的提升气缸缸体下端通过缸体固定座和提升气缸安装架相连。
在上述的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中,所述的提升活塞杆下端部轴向穿设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内端与径向设置在提升活塞杆下端部的第二盲孔连通,所述的第二盲孔外端与抽负压管下端相连。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适用于输送薄板的输送机构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输送稳定,能防止薄板损坏。2、能有效的防止板材变形,降低了生产成本。3、解决了板材提升过程中易于掉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铰接座1、提升气缸安装架2、提升气缸21、提升活塞杆22、板材吸盘23、抽负压机构3、摆动驱动气缸4、摆动驱动活塞杆41、第二铰接座5、板材架6、板材输送带7、真空泵31、抽负压管32、第三铰接座8、缸体固定座211、第一盲孔221、第二盲孔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98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片材分离夹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