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车辆端部塞门软管试验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603051.3 申请日: 2015-08-11
公开(公告)号: CN204831810U 公开(公告)日: 2015-12-02
发明(设计)人: 王高;任志望;陶德强;姜瑞金;王雪军 申请(专利权)人: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M17/08 分类号: G01M17/08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胡镇西;李满
地址: 430212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铁路车辆 塞门 软管 试验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铁路车辆端部塞门软管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车辆与机车、车辆与车辆间均采用塞门软管连接,以便于机车向车辆提供风源,控制车辆的制动/缓解,故车辆端部塞门软管的设计方案对车辆运行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果车辆端部塞门软管设计不合理,易造成软管超车辆限界,或者与车辆其它部件干涉,导致车辆运行或者翻车过程中软管因过长磨损、过短拉脱等事故影响车辆运行安全。

在铁路行业中,敞、平、棚、罐等各种车型,车辆结构、运用环境、装卸方式和空重比各不相同,为保证车辆运行安全,必须将车辆端部的塞门软管设计在合理的范围。

目前,车辆设计人员一般采用三维软件建模,模拟车辆端部软管塞门的位置,长期使用后发现,这种方式很难准确的反映软管的实际动态运用工况,常因设计失误造成运用故障,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端部塞门软管试验装置,该装置可以通过试验台模拟现车运用的各种工况,对铁道车辆制动装置设计的塞门和软管尺寸进行校核,检验其在实际工况下的匹配性。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铁路车辆端部塞门软管试验装置,它包括活动车钩、前端升降支架、后端升降支架、旋转筒状框架、通过第一底板设置在前端升降支架顶端的前端实验牵引梁、通过第二底板设置在后端升降支架上的电机、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的两组滚轮、与活动车钩一端固定连接的后端实验牵引梁,其中,所述后端实验牵引梁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旋转筒状框架的内圈且后端实验牵引梁的轴心与旋转筒状框架的轴心重合,所述旋转筒状框架的前端外侧和后端外侧分别设有第一周向滑轨和第二周向滑轨,旋转筒状框架的后端内侧设有周向齿条,所述第一周向滑轨与第一组滚轮滚动配合,第二周向滑轨与第二组滚轮滚动配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端齿轮,所述驱动端齿轮与周向齿条啮合,所述前端实验牵引梁与活动车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前端实验牵引梁和旋转筒状框架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试验用制动钢管和第二试验用制动钢管,所述第一试验用制动钢管的一端设有堵头,第一试验用制动钢管的另一端通过试验用塞门连接制动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试验用制动钢管的一端接入风源,第二试验用制动钢管的另一端通过试验用塞门连接制动软管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均通过轨道轮设置在轨道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实验牵引梁和旋转筒状框架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固定支架和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一试验用制动钢管通过试验管卡固定在第一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试验用制动钢管通过试验管卡固定在第二固定支架上。

利用本实用新型模拟水平轨道上的工况方式为:首先按照设计尺寸,通过调节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在轨道上的相对位置,来确定两实验牵引梁之间的距离,并调节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的升降来定位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空车位的尺寸。然后缓慢向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并调节升降机构,定位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重车位在极限状态下的尺寸。在这一过程中检查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与车辆其它部件之间的干涉情况。

利用本实用新型模拟列车过曲线的工况方式为:理论计算出车辆过曲线时的摆动角度,试验装置通过安装在轨道上的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确定车间距和车辆摆动角度,通过调节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的升降来调节活动车钩、前端实验牵引梁和后端实验牵引梁的位置,从而定位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的尺寸。然后气源通过第二试验用制动钢管缓慢向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内充入一定压力的气体,然后再次调节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的升降,并定位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重车位在极限状态下的尺寸。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检查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与车辆其它部件之间的干涉情况。

利用本实用新型模拟车辆牵引和制动工况的方式为:理论计算出车辆缓冲器的压缩量,试验装置通过安装在轨道上的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来确定上述压缩量对应的车间距和车辆摆动角度,试验装置通过调整前端升降支架和后端升降支架的伸缩程度来定位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重车位在极限状态下的尺寸。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检查试验用塞门和制动软管与车辆其它部件之间的干涉情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030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