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下肢智能康复训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1575.7 | 申请日: | 2015-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4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查海星;任刚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小树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11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下肢 智能 康复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下肢智能康复训练机,属于康复运动训练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康复运动训练器是用于训练人体肌肉的仪器,尤其是对于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中风和偏瘫,截肢,肌力障碍等患者具有重要的疗效,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卧式下肢智能康复训练机是专门为只能躺在床上而不能下地进行下肢康复运动训练的训练者设计的一款康复机,目前已有的康复机的横梁通过焊接固联在立柱上,在调整竖直高度时采用的是将除底座以外的整个装置沿着立柱方向进行移动再用螺母锁紧;横梁上没有减小摩擦的滑动导轮,在调整水平距离时采用的是强力推着滑动梁沿着横梁的方向移动;夹持装置在每次使用时都要进行整体的移动定位;腿部悬挂装置在使用时必须双手操作。上述现状造成康复机在使用时很难调整竖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以致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对不同身高的训练者均采用统一的高度与距离,不利于训练者达到最佳的康复训练姿势,夹持装置在使用时繁琐而沉重的操作,使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浪费过多的时间,甚至不进行定位加紧,降低了使用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下肢智能康复训练机,更大幅度,更便捷地调整不同身高训练者腿部与训练装置的竖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以达到最佳的康复训练姿势,并且操作简便,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从而达到最佳康复训练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卧式下肢智能康复训练机,其包括:
底座、固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转动梁的一端转动铰接在立柱的上端,在所述转动梁上套接有能沿转动梁轴线方向滑动并锁止的滑动梁;
在所述立柱上设有能沿立柱上下滑动并锁止的床头夹紧装置;
第一电动推杆的本体铰接在立柱的中部,其活塞杆的前端铰接在转动梁中部的底面;第二电动推杆的本体铰接在转动梁前端的底面,其活塞杆的前端铰接在所述滑动梁的内腔底面;
所述滑动梁的前端设置有吊绳悬挂机构,训练装置固设在所述滑动梁的底面,所述吊绳悬挂机构上设有两道能上下调节并锁止的吊绳,各所述吊绳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训练装置的腿部护具上。
所述床头夹紧装置包括:套接在所述立柱上的立柱套,在立柱套的两侧面固设有扶手,立柱套的背面两侧棱角设有螺栓孔,配合在螺栓孔中的定位螺栓能将立柱套锁紧在立柱上;
在立柱套的前端面固联有向下弯折的L形的床头挡板,在所述床头挡板上叠置有向下弯折的L形的床头夹板,床头挡板的水平板面上设有加长螺母,床头夹板的水平板面上沿床头挡板的垂直面的法线设有导向槽,插入在导向槽中的导向锁紧螺栓与所述加长螺母连接。
所述导向锁紧螺栓的顶部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螺栓杆体之间为螺栓的脖颈部,该脖颈部的外径小于螺栓杆体的外径;所述导向槽为长条形通槽,导向槽本体的宽度与所述螺杆的脖颈部外径匹配,导向槽朝向立柱的一端为圆孔,所述圆孔的直径与螺栓杆体的外径匹配。
所述吊绳悬挂机构包括:与所述滑动梁可拆装式连接的圆筒形外套,在所述外套的内腔中部设有固定端面棘轮,所述固定端面棘轮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绕绳机构。
所述绕绳机构具有与外套同轴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前端面为与所述固定端面棘轮啮合的活动端面棘轮,转轴的后端面同轴连接有中空的绕绳轴,在所述转轴的前部套接有弹簧、调节垫片以及端盖,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以活动端面棘轮的端面、端盖的端面为弹簧座,所述端盖通过螺钉与所述外套的端面连接;外套内腔及端盖内腔均过盈配合有自润滑轴套,自润滑轴套分别与活动端面棘轮的转轴两端外圈间隙配合,所述吊绳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绕绳轴上,吊绳的底端连接在所述训练装置的腿部护具上。
所述转动梁的顶面设有通孔,在转动梁内腔中设有导轮,导轮轴设于转动梁的两侧壁上,所述导轮的一部分自通孔中伸出与滑动梁的内腔底面接触形成滚动摩擦。
所述滑动梁的侧面设有螺栓孔,在螺栓孔中匹配设有定位旋钮,定位旋钮的前端端面在转动梁的侧面抵紧时即可将滑动梁锁紧在转动梁上。
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电动推杆设于立柱的内腔中,其活塞杆自所述通孔中伸出。
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控制台,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所述控制台电连接,由所述控制台控制两个电动推杆的动作。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小树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小树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1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骨骼机器人随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悬挂式弹力减压手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