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4266.5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6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元振;陈蔚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鲁异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参照图1,图1公开一种公知的导光膜1,其适用于配合设置于其中一端的光源2,并用来引导该光源2所发出的光线。该导光膜1包括具有朝向外侧的外侧面111的基材11。该光源2所发出的光线由该导光膜1的一端进入,并在该导光膜1中藉由全反射原理而传递至远离该光源2的导光膜1的另一侧,并且在传递过程中利用该导光膜1的底面微结构设计(图未示),以破坏全反射,让该光源2所发出的光线在传递至该导光膜1的另一侧的过程中,还可以从该外侧面111发出光。
然而,由于该导光膜1的厚度均一,而且相对于LED形态的该光源2而言,厚度更小,所以该光源2所发出的光线必然会有部分无法从该导光膜1的入光面进入到该导光膜1,产生漏光现象。如此不但影响该导光膜1传导光线的均匀度,也耗损了该光源2所发出的部分光能,进而影响安装有该导光膜1的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光能耗损的导光膜。
于是,本实用新型导光膜包括具有主表面的基材,和沿着该基材的边缘而设置在该主表面上,并朝向该主表面倾斜延伸的导光胶材。其中,该导光胶材的折射率与该基材的折射率不同,从该基材入射至该导光胶材的光线因该导光胶材的倾斜角度和折射率的差异,较容易在该导光胶材和空气的界面之间产生全反射现象,并能藉此使光线再次朝向该基材入射,并且在该基材中继续传递,有效防止漏光现象。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产生漏光现象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于是,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包括光源和如前文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导光膜。而本实用新型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如前文所述的本实用新型背光模块。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导光膜防止漏光的效果,能确实传递该光源所发出的光能。而该背光模块配合显示面板,能藉由该导光膜引导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并对该显示面板提供分布均匀的光能,以优化该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藉由该导光胶材的倾斜延伸设计,以及与该基材相异的折射率,能增加光线于该导光胶材与空气间的界面产生全反射的机率,以使光线能再次朝向该基材入射并继续在该基材中传递,有效减少光能逸散而产生的耗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和效果,将在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示意图,说明一种公知的导光膜;
图2是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导光膜的第一实施例;
图3是示意图,说明司乃耳定律;
图4是曲线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导光胶材的折射率与光能耗损的关系;
图5是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导光膜的第二实施例;
图6是示意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光线传递情况;
图7与图8是曲线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导光胶材的折射率与光能耗损的关系;
图9是曲线图,说明该导光胶材的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交界线与该基材的主表面的夹角与光能耗损的关系;
图10是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导光膜的第三实施例;
图11是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导光膜的第四实施例;和
图12是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显示设备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导光膜3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具有主表面311的基材31,和沿着该基材31的边缘而设置在该主表面311上,并朝向该主表面311倾斜延伸的导光胶材32。该基材31的该主表面311具有被该导光胶材32所覆盖的第一区域301,以及未被该导光胶材32所覆盖而显露于外的第二区域302。其中,该导光胶材32的折射率与该基材31的折射率不同,该基材31以PC或PMMA材料制作而成,该导光胶材32则是利用UV胶(UV-curedacrylateresin)先涂布于该基材31,再利用透明模具盖置于其上,并以紫外光照射而使UV胶固化(aged)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4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