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起动机单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4962.4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周官丰;赵建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惠山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5/08 | 分类号: | F02N1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7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起动机 单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汽车起动机单向器。
背景技术:
汽车起动机是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以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从而实现发动机启动的机器。而单向器是起动机上将电机产生的扭矩传递给飞轮的传动装置,并且单向器在发动机发动后通过其单向作用保护起动机不被发动机的高转速牵引,从而避免损坏起动机。
但是现有的单向器仅在于发动机高速转动情况下对于起动机进行保护,而起动机在最初的启动过程中,其需要带动静止状态下的发动机转动,因此启动瞬间的电流较大,这不仅使单向器承受很大的作用力,从而容易损坏单向器,而且初始的负载过大也容易损毁起动机的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在起动机启动的初期避免过大负载,从而保护起动机的汽车起动机单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起动机单向器,它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的一端伸入至从动轮一端的中心孔内,且与从动轮的中心孔转动配合,主动轮位于中心孔内的一端外套有中间环,中间环与主动轮转动配合,中间环的内侧壁上设有内圈凹槽,内圈凹槽内设有使主动轮仅沿单一方向带动中间环转动的单向传动机构,所述中间环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外圈凹槽,外圈凹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外圈凹槽滑动配合,滑块背离外圈凹槽槽底的端部设有摩擦头,摩擦头上设有插柱,滑块上设有与插柱插接的通孔。
所述的单向传动机构包括滚子和复位弹簧,内圈凹槽槽底一端到主动轮外侧壁上的垂直距离小于滚子的直径,内圈凹槽槽底另一端到主动轮外侧壁上的垂直距离大于滚子的直径,内圈凹槽槽底两端之间平滑过渡,复位弹簧位于滚子近内圈凹槽槽底一端到主动轮外侧壁上的垂直距离小于滚子直径的一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滚子相抵靠,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内圈凹槽的槽内壁相抵靠。
所述的内圈凹槽为多个,多个内圈凹槽沿中间环5的周向均匀分布,且各内圈凹槽均各自设有一单向传动机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起动机启动的初期,中间环与从动轮之间滑动配合,因此起动机启动初期的负载小,单向器上的承受力也小,而当中间环转速增加时,中间环的外圈凹槽内的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步增加与从动齿轮的中心孔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逐步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最终实现传动,其次,滑块的端部的摩擦头可以更换,便于多次利用,减少制作成本,最后,摩擦头和滑块之间通过插柱和通孔的配合,连接简单牢固,同时当需要更换摩擦头时,只需要拉断或者沿滑块的断面切断插柱,讲新的摩擦头的插柱插入通孔,并顶住废弃的插柱,使其沿通孔下行,并最终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起动机单向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主动轮,2、从动轮,3、外壳,4、卡环,5、中间环,5.1、外圈凹槽,5.2、内圈凹槽,6、滑块,6.2、摩擦头,6.3、插柱,6.4、通孔,7、滚子,8、复位弹簧,9、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起动机单向器,它包括主动轮1和从动轮2,主动轮1的一端伸入至从动轮2一端的中心孔内,且与从动轮2的中心孔转动配合,主动轮1位于中心孔内的一端外套有中间环5,中间环5与主动轮1转动配合,中间环5的内侧壁上设有内圈凹槽5.2,内圈凹槽5.2内设有使主动轮1仅沿单一方向带动中间环5转动的单向传动机构,所述中间环5的外侧壁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外圈凹槽5.1,外圈凹槽5.1内设有滑块6,滑块6与外圈凹槽5.1滑动配合,滑块6背离外圈凹槽5.1槽底的端部设有摩擦头6.2,摩擦头6.2上设有插柱6.3,滑块6上设有与插柱6.3插接的通孔6.4。
所述的摩擦头6.2为弹性材质制成,例如橡胶。
所述插柱6.3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倒刺,通孔6.4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插柱6.3上的倒刺配合的环形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惠山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惠山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49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玻璃吹风控制的传感器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柴油机电控分配泵的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