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9335.X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9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许勇;俞鸿凯;时一宝;边东东;李光旭;石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耳斯特医疗机器人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A61M36/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介入 误动作 装置 | ||
1.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姿态控制部件和检测部件,其中:
在姿态控制部件前端设置第一开口;在姿态控制部件后端设置第二开口;在姿态控制部件的中心且沿着轴向方向设置贯穿整个姿态控制部件的介入针通道;第一开口、介入针通道和第二开口构成介入针在姿态控制部件中的贯穿轨道;贯穿轨道所确定的直线为介入针的目标路径;检测部件,在介入针目标路径上进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部件为红外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限位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姿态控制部件整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部件设置在姿态控制部件的外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部件设置在第一开口的外侧,或第二开口的外侧,或同时设置在第一开口的外侧和第二开口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部件设置在姿态控制部件的内部,即介入针通道的通道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部件设置在第一开口的内侧,或者第二开口的内侧,或者沿第二开口至第一开口方向的介入针通道的通道壁上,或同时设置在第一开口内侧、第二开口内侧和沿第二开口至第一开口方向的介入针通道的通道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部件设置在介入针目标路径上,且与姿态控制部件分离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介入针误动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部件设置在介入针目标路径上、且与姿态控制部件分离的位置,如检测部件设置在远离患者的方向上距离第二开口0.1-0.3厘米处,或者在患者与第一开口之间,距离第一开口0.1-0.3厘米处,或者同时设置在远离患者的方向上距离第二开口0.1-0.3厘米处以及患者与第一开口之间距离第一开口0.1-0.3厘米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耳斯特医疗机器人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拜耳斯特医疗机器人技术(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93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割吻合器的钳头弯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彩超检查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