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车轮的铸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6174.5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4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惠学;呼子宇;李建;刘鑫鑫;陶慕华;陈红平;孙绍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燕大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4 | 分类号: | B22D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车轮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铸造成形装备领域,特别涉及铝合金车轮的铸造成形装备。
背景技术
铸造工艺生产铝合金车轮具有适应性强、花色品种多样、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国内外生产铝合金车轮的最普遍方法。铸造工艺方法包括重力铸造、低压铸造和差压铸造等,低压铸造的成形性好,轮廓清晰,密度均匀,表面光洁,成品率在九成以上,是铝合金车轮的主流制造方法。但是由于实际设备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低压铸造车轮仍然普遍存在因补缩力不足而产生的缩松、缩孔等缺陷,现行解决缩孔、缩松缺陷的方法是对模具结构和工艺参数的改良,但都未取得明显的效果。人们试图增加低压铸造机保温炉的气体压力,来达到强力补缩的目的,但由于保温炉的材料和结构,不能承受更强的气压,使得直接增加气压的方法无果而终。
本专利将气体低压充型和升压补缩技术相结合,保温炉施加低压气体仅用于充型,补缩压力不是靠向保温炉液面施加气体压力来实现的,而是靠以液压缸为动力的补缩装置来实现的,与大量应用的低压铸造工艺相比,既提高了补缩压力,又降低了保温炉的气体压力,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发明内容
一种铝合金车轮的铸造装置,专门用于铝合金车轮铸造的充型及凝固过程中升压补缩,其特征在于:1)依据等静压推注补缩原理,通过设立一个与模具型腔相联通的截面为圆形的补缩容腔(1-1),采用液压缸(1-4)将补缩容腔(1-1)内的铝液随着铸件的顺序凝固实时地推注到模具型腔内进行补缩;2)铸造工艺过程为:保温炉(1-6)内施加低压气体完成铝液向模具型腔的低压充型---液压缸(1-4)推动补缩推注活塞(1-3)封堵进液口---保温炉(1-6)减压至常压---控制顺序凝固并推动补缩推注活塞(1-3)将补缩容腔(1-1)内的铝液推注至模具型腔---卸压并开模卸料;3)实现本工艺过程的装置由补缩容腔(1-1)、联接保温炉(1-6)并与补缩容腔(1-1)斜交联通的升液管(1-2)、补缩推注活塞(1-3)和液压缸(1-4)组成。
本专利中的补缩容腔(1-1)设于模具(1-5)的中心孔下方,并与模具(1-5)的中心孔联通,升液管(1-2)一端插入保温炉(1-6)内铝水液面以下,另一端与补缩容腔(1-1)下端斜交联通,补缩容腔(1-1)的容积设定为铸件体积的6-8%,补缩容腔(1-1)与补缩推注活塞(1-3)材料相同,作为优选的材料选为氮化硅,二者配合间隙为0.12~0.20mm。
本专利中的补缩容腔(1-1)内设有间隙配合的补缩推注活塞(1-3),补缩推注活塞(1-3)向上移动至充液口位置以上,实现对升液管(1-2)料液的封堵,继续向上运动实现对料液的加压补缩,随着模具型腔内铝液的顺序凝固,实时地将补缩容腔(1-1)内的铝液全部推注至模具型腔内,补缩容腔(1-1)外侧设有料液补温装置(1-7),在推注过程中对料液进行补温,保证了补缩容腔(1-1)中料液的流动性。
本专利中的补缩推注活塞(1-3)的推力是靠液压缸(1-4)来实现的,推注压力随凝固过程变化,推注压力范围为0.5~8.0bar。
本专利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高了补缩压力,减少气孔和缩松的形成,获得高致密度车轮;2)保温炉的气压减少一半,从而提高保温炉的使用寿命;3)得到无浇口的铸坯,提高了材料利用率;4)本方法和装置可方便用于现有低压铸造机升级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升压补缩装置及模具剖开视图。
图1中主要包括:补缩容腔(1-1)、升液管(1-2)、补缩推注活塞(1-3)、液压缸(1-4)、模具(1-5)、保温炉(1-6)、补温装置(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就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对本专利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作出的任何限定)
结合附图1对实施细则进行说明,以一款尺寸为16X6.5英寸、材料为A356的铝车轮为例,采用本设备生产铸造铝合金车轮的过程如下:
(1)首先将保温炉(1-6)移出,安于铸造机的一侧,升液管(1-2)与补缩容腔(1-1)相连接,补缩容腔(1-1)安装在模具(1-5)中心下侧,模具(1-5)安装至压铸机滑块和工作台之间。
(2)低压铸造机工作,保温炉(1-6)内部的料液经过升液管(1-2)和补缩容腔(1-1)流至模具型腔中,铝水平稳地将型腔充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燕大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燕大现代集成制造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6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