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55674.5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0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中;黄信男;黄海啸;范世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02M31/16 | 分类号: | F02M31/16;F02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 对流 船舶 燃油 预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属于船舶燃油预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燃油输送系统中,需要将燃油从储存舱中输送至沉淀柜。储存舱中的燃油一般为重燃油,其粘度随温度不同变化差别极大,温度越高,粘度越低,如某一款重燃油在50℃下粘度为380cSt,而在0℃时接近20000cSt。粘度大会导致输送泵抽吸燃油时阻力大而增加功耗甚至无法泵送,因此有必要对燃油预先进行加热至一定温度以降低粘度再泵送。目前运营船舶重油的传统加热方式是通过在船两侧的燃油舱内布置加热盘管,通过蒸汽加热重油来达到驳运条件,如图1所示。采用加热盘管来加热重油,达到输运条件后,开启阀门,从吸口往外抽吸燃油。这种方式缺点明显:1)能量利用率较低。盘管加热的是整舱燃油,而实际中需要泵送的燃油量相对燃油储存舱容积很小,因此相当部分热量被用来加热不必泵送的燃油,而这部分热量易通过舱壁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而被浪费。2)会产生较大范围高温区。当储存舱邻近压载舱或货舱时,压载舱壁高温会加速腐蚀的发生,同时也会给对温度敏感的货物,比方谷物,煤炭等带来破坏。3)当燃油液位低于加热盘管的时候,暴露在空气中的盘管会加速燃气挥发并形成硬垢。4)加热盘管布置高度不能太低,当燃油液位完全低于加热盘管的时候,燃油将很难被输送,导致了燃油留存。
为了解决燃油输送系统中加热盘管带来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新型燃油转换装置,其主要设计思想是:在燃油储存舱中设置一个小隔舱,隔舱与储存舱相通,首先往小隔舱中泵入沉淀柜中的高温燃油,预热得到一定量的相对高温燃油,达到泵送条件,然后采用燃油输送泵抽吸燃油至沉淀柜,如此往复循环。图2给出的是燃油储存舱中的隔舱方案示意图。隔舱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注入的热燃油尽量主要被用来加热局部区域的冷燃油,且控制被加热的燃油不至于太分散,而是集中在小隔舱内,使被抽出燃油均为相对高温燃油,便于泵送。尽管这种燃油转换装置能较好地避免盘管加热带来的问题,也更节约运营成本,但是也存在缺点——其预热效果的好坏依赖于隔舱方案的设计,不合理的隔舱设计可能导致隔舱内燃油温度分布不均、热油积聚在隔舱上方、冷热油换热不充分、吸口附近油温过低等问题,这将弱化其相对于传统盘管加热方式的优势,运行工况恶化时甚至可能增加运营成本,甚至经济性劣于盘管加热。因此,合理的隔舱方案设计是整个燃油预热系统的关键。
公布日2015年8月5日,公布号为CN104819080A,名称为《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及预热方法》公开了一种船舶燃油预热系统,该方案采用了“小隔舱”的形式,对小隔舱内的燃油进行预热,其存在的问题是:
1)燃油预热不均匀:其预热泵和输送泵时交替开启的,当预热泵关停后,输送泵开启,根据热油向上,冷油向下的原理,此时热油位于小隔舱的上部,抽吸输送时,流入管路A中的油温是不稳定的,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流入管路A中的油温会有所下降,即使严格控制输送泵和预热泵开启的时间长度,也难以确保油温的稳定性。
2)热油和冷油仅仅依靠热扩散进行换热,换热的效果不佳,油温的控制难度较大。
3)输送泵开启后随着油温降低,粘度增大,功率会有一个逐渐增大的过程,导致电机功率不稳定,寿命受到影响。
4)输送泵和预热泵需按照设定程序交替开启,热油输送的工作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采用小隔舱进行船舶燃油预热的方案,燃油预热不均匀;换热的效果不佳,油温的控制难度较大;泵的电机功率不稳定,寿命受到影响;输送泵和预热泵需按照设定程序交替开启,热油输送的工作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制对流换热的船舶燃油预热系统,在储存舱和沉淀柜之间设置燃油预热和输送两条管路,一路设置预热泵,为储存舱提供高温燃油,另一路设置输送泵,将加热的重油输送至沉淀柜,两条支路均设置相应方向的截止止回阀,防止管路方向错位;在储存舱一角设置小隔舱,所述小隔舱中间设置第一隔板2,将隔舱Y向一分为二,B管布置在第一分舱1中,A管布置在第二分舱3中;第一隔板2右上角开孔hole2,第二隔板4左下角开孔hole1,两孔呈对角布置,所述A管与预热泵所在管路连通,所述B管与输送泵所在管路连通,A、B管路各自设置调节阀;所述A管的下部设有弯头,使其出油口正对第二隔板4左下角的孔hole1,所述第二隔板4左下角的孔hole1的孔径大于A管的出油口;所述B管的流量大于A管的流量;所述管A与管B之间通过设有带截止阀的连通管C。
本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带小隔舱的燃油预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55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