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科学级CCD感光均匀性检测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64667.1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5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巴荣声;姜宏振;郑垠波;陈波;袁静;周信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杨保刚;赵宇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科学 ccd 感光 均匀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元件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检测CCD感光均匀度的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科学级CCD感光均匀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四十年来,CCD器件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特别是在图像传感和非接触测量领域的发展更为迅速。无论是科学级的数码相机、民用的数码相机还是常见的摄像头,其都是以CCD为光信号接受器件的仪器。虽然几者的成像基本原理一致,但他们各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尤其是科学级数码相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科学级数码相机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天文观测、医学检测新仪器的开发、卫星监测、环境监测以及新型武器装备等技术领域。
由于科学级数码相机的应用领域的特殊性,因而对科学级数码相机使用的科学级CCD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级CCD的感光均匀性是衡量CCD在激光参数测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科学级CCD的感光均匀性的优良将直接关系到激光束的近场调制度、对比度、光束有效面积等测量的准确性。常规的CCD的感光均匀性检测通常使用积分球加衰减片、法柏标准器等两种主要方式进行检测。采用积分球对CCD进行感光均匀性进行检测时,CCD芯片将整体感光,因此检测出的CCD的感光均匀性反映的是整个CCD芯片的感光均匀性。由于积分球也存在非标准件,相对于标准的积分球而言,部分积分球也仍将存在误差,且还没有一家机构能够认定积分球所存在的误差,因而采用积分球进行检测时因积分球的误差未知而无法消除因积分球所带来的检测误差,即检测误差的可溯源性较差,CCD的感光均匀性检测精度较低。采用法柏标准器进行感光均匀性进行检测时,虽然减少了衰减片的数量,但是由于法柏标准器各点输出的位置不同,因此确定CCD同一点的感光均匀性较为复杂,CCD的感光均匀性检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的用于科学级CCD感光均匀性检测的检测装置,检测误差可溯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科学级CCD感光均匀性检测的检测装置,包括光纤激光器、光纤、光纤准直器、第一劈板、第一激光功率计、电动平移台和科学级CCD,所述科学级CCD设置在电动平移台上并可沿电动平移台的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光纤激光器产生的入射激光依次通过光、光纤准直器后照射到第一劈板上;一部分激光透过第一劈板形成透射激光,且该透射激光照射到第一激光功率计上;另一部分激光在第一劈板上产生反射形成反射激光,且该反射激光照射至科学级CCD上;所述第一劈板与科学级CCD之间的光路上还设置有第二激光功率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动平移台在背光一侧还设置有同步器,所述同步器分别对应与科学级CCD、第一激光功率计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劈板,所述第一劈板反射后的反射激光经第二劈板再次反射后照射至科学级CCD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科学级CCD的感光芯片与照射到感光芯片上的反射激光相互垂直。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光纤激光器产生的入射激光在第一劈板上产生透射、反射并形成透射激光、反射激光,在进行检测之前先用经过检定的第一激光功率计、经过检定的第二激光功率计标定入射激光的分光系数,检测时取出第二激光功率计,透射激光照射到科学级CCD上,然后暗场条件下触发科学级CCD感光并记录感光图案作为背景图像,然后在激光器发出激光并记录激光的输出功率值和科学级CCD的感光图像,通过移动电动平移台上的科学级CCD实现科学级CCD的全口径扫描,对应位置点的科学级CCD的感光图案的灰度值减去背景图像的灰度值,负值置零并计算置零后的图像全幅灰度积分值,该图像全幅灰度积分值除以对应的输出功率值得到该位置点的感光度,通过计算所有位置点的感光度的标准方差作为科学级CCD的感光均匀性;该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采用该检测装置进行科学级CCD的感光均匀性检测时,由于第一激光功率计和第二激光功率计都是经过检定的,其误差值均已知,因而在检测时的检测误差可溯源,有效避免因检测装置中的部件自身的误差未知而造成的科学级CCD感光均匀性的检测误差,该检测装置的检测误差较小,从而提高了该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646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