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8888.2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1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华;赵松江;李胜伟;赵峥;曹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泥石流 拦挡 坝防冲消能 结构 | ||
1.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包括主坝(1),其特征在于,在主坝(1)下游设置有两个处于非同一水平面上的副坝(2),在副坝(2)与主坝(1)之间以及副坝(2)与副坝(2)之间还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消能池;所述副坝(2)主要包括副坝坝体(4),设置在副坝坝体(4)下方的坝基(10),该坝基(10)与副坝坝体(4)的左右两侧均嵌入稳定的山体中,在坝基(10)与副坝坝体(4)两侧靠近边墙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一条沉降缝(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基(10)的下方还设置有一个凸起的趾墙(9),该趾墙(9)设置在坝基(10)背水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坝基(10)的迎水面和背水面一侧均设置有基底(15),基底(15)在靠近坝基(10)迎水面和背水面一侧均有一个坝基开挖坑,在该坝基开挖坑中回填碎石土形成回填区(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副坝坝体(4)的上侧中央位置横向开设有一个溢流口(5),在该溢流口(5)左右两侧设置有坝肩(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坝坝体(4)的迎水面与背水面均成斜坡状设置,其中迎水面的坝坡坡比为1:0.7,背水面的坝坡坡比为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坝坝肩(6)与溢流口之间设置有梯坎(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底(15)上方、主坝趾墙(14)与副坝(2)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浇注层(7),在两副坝(2)之间还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浇注层(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坝趾墙位于主坝(1)的背水面,主坝趾墙(14)与副坝(2)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浇注层(7)及嵌欠的块石层(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能池钢筋混凝土浇注层(7)的上方还设置有块石层(11),块石层(11)底部嵌入钢筋混凝土浇注层(7)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泥石流拦挡坝防冲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冲消能结构由设置在底部的钢筋混凝土浇注层(7)与块石层(11),以及设置在上述结构两侧的边墙和上、下游的副坝坝体(4)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88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溢流阀
- 下一篇:一种偏心双摆线转子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