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侧围蒙皮吊装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9203.6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5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石岛;王林照;李翔宇;汪庆;张阳明;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鲍文娟;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蒙皮 吊装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侧围蒙皮吊装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行业市场的不断发展,保证产品质量是各个客车行业在竞争中生存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侧围蒙皮平整度的好坏是整车外观质量的优劣判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不断提高侧围蒙皮的平整度也是各个客车厂家工艺工作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目前,大部分客车厂家将侧围蒙皮从物料工位搬运到涨拉器上时,都是采用人工搬运、抱、抬、拽的转运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搬运过程中蒙皮不可避免的发生变形,影响装车后的平整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侧围蒙皮吊装工装,该工装在侧围蒙皮搬运的过程不会损坏蒙皮的平整度,劳动量低,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吊架总成与吊钩总成,所述的吊架总成包括与吊具相连的吊环及连接吊环与吊钩总成的骨架总成,所述的吊钩总成包括与骨架总成相连的U型吊钩及用来夹持蒙皮的竖吊吊钳,U型吊钩与竖吊吊钳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起重链条。
所述的骨架总成由矩形管拼焊而成,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底梁、底梁的上方对称设置有斜向布置的第一梁及第二梁,第一梁及第二梁与底梁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梁的一端与底梁相连,第一梁的另一端与第二梁相连,第二梁的另一端与底梁相连。
所述的第一梁与第二梁的连接处与底梁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三梁,所述第三梁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四梁与第五梁,所述的第三梁、第四梁与第五梁垂直于底梁设置,所述第四梁的顶端与第一梁的中间部位相连,第四梁的底端与底梁相连,所述第五梁的顶端与第二梁的中间部位相连,第五梁的底端与底梁相连。
所述的吊环与骨架总成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加强板。
所述的加强板分别连接吊环、第一梁、第二梁及第三梁。
所述的底梁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吊钩总成。
所述的U型吊钩开口向上,且U型吊钩的开口处与底梁相卡合并焊接固定。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竖吊吊钳将蒙皮固定,通过吊具将蒙皮转运至涨拉器上,整个吊装过程蒙皮不会发生变形,保证了装车后的平整度,同时人力投入少,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钩总成与底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客车侧围蒙皮吊装工装,包括吊架总成与吊钩总成,吊架总成包括与吊具相连的吊环1及连接吊环1与吊钩总成的骨架总成,吊钩总成包括与骨架总成相连的U型吊钩2及用来夹持蒙皮100的竖吊吊钳3,U型吊钩2与竖吊吊钳3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起重链条4。本实用新型竖吊吊钳3的具体结构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骨架总成由矩形管拼焊而成,包括水平方向布置的底梁5、底梁5的上方对称设置有斜向布置的第一梁51及第二梁52,第一梁51及第二梁52与底梁5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第一梁51的一端与底梁5相连,第一梁5的另一端与第二梁52相连,第二梁52的另一端与底梁5相连。
更进一步的,第一梁51与第二梁52的连接处与底梁5之间设有连接三者的第三梁53,第三梁53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四梁54与第五梁55,第三梁53、第四梁54与第五梁55垂直于底梁5设置,第四梁54的顶端与第一梁51的中间部位相连,第四梁54的底端与底梁5相连,第五梁55的顶端与第二梁52的中间部位相连,第五梁55的底端与底梁5相连。第三梁53、第四梁54与第五梁55起到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吊环1与骨架总成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加强板6。更进一步的,加强板6分别连接吊环1、第一梁51、第二梁52及第三梁53。
进一步的,底梁5上均匀间隔布置有多个吊钩总成。
进一步的,U型吊钩2开口向上,且U型吊钩2的开口处与底梁5相卡合并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先将行车上的吊钩色在工装最上端的吊环上,通过控制行车将该工装整体移动到侧围蒙皮的存放工位;用工装的竖吊吊钳将侧围蒙皮夹住并固定找准重心;通过行车将侧围蒙皮调至侧围蒙皮涨拉器工位,将侧围蒙皮固定在涨拉器上;打开竖吊吊钳,进行下一侧围蒙皮的转运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92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塔地脚热镀锌用吊挂装置
- 下一篇:煤矿井下斜巷多水平提升信号系统